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26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TS流存储与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从1394总线的概念、特点及其协议栈三方面简要介绍了1394技术。重点阐述了TS流存储与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最后探讨了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使用IEEE802.1X技术优化校园网计费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IEEE 80 2 .1X技术的认证计费系统的分析 ,论述如何用其解决校园网计费管理中现存的问题 ,优化校园网的计费管理  相似文献   
3.
有线对等协议(WEP)算法是无线局域网的一种数据安全传输算法,用以在无线网络中提供与有线网络等同的安全性能.首先探讨了802.11无线网络的工作方式及加密机制,然后讨论了WEP算法在其中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从数学上论述了WEP算法的安全漏洞及可能的攻击方式.最后提出将VPN应用于WLAN以辅助WEP算法保证数据安全的方案,并对其优点作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无线局域网技术在校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无线局域网技术标准的不断推出以及基于这些标准的无线产品的出现,无线局域网的应用和普及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对校园网络的建设有何影响,如何将无线局域网技术应用到校园中去,这已成为业界人士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介绍了无线局域网相关的概念和技术,从应用角度给出了校园无线局域网的几种组建模式,并针对无线局域网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几个在建设中应予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IEEE802.1x协议的起源、体系结构、技术特点等,指出了需要认证的端口有受控和非受控两种状态,没有通过认证前,只有EAP报文可以通过端口到达认证服务器,认证通过后,其他数据报文才可以通过。  相似文献   
6.
研究蓝牙和IEEE802.11b设备在各种环境下最大干扰距离的规律,能够为两者共存时避免冲突提供应用模型.本文对蓝牙和IEEE802.11b三种典型的应用环境模式(视距,城区和办公室)进行了研究,定性、定量地给出了STA干扰蓝牙及蓝牙干扰STA的最大距离关系.  相似文献   
7.
IEEE 802.11e标准中的EDCA机制引入了虚拟碰撞的概念,从而带来了基站内相同优先级业务相对优先权不同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提出一种新的N-EDCA(NEW-EDCA)调节机制,该机制将发生过与未发生过虚拟碰撞的队列一视同仁,从而避免了优先级倒置和不公平的问题。该机制中保持了虚拟碰撞队列的原竞争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N-EDCA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从Wi—Fi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音、多媒体传输等的角度,引出Wi—Fi技术中对高速率传输业务的QoS保障机制——WMM(Wi—Fi Multimedia),通过对WMM的测试,以及从运营的角度对Wi—Fi网络应用和需求进行分析,提出Wi—Fi网络QoS保障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和建议,并对Wi—Fi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基于无线局域网定位的误差关键因素分析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无线局域网定位问题中,采样点间距、接入点的个数以及环境的干扰是影响定位平均误差的重要因素,但是对于这些参数的选取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指导,主要根据经验来确定.提出了一个表示定位平均误差的数学模型,形式化地全面概括了定位问题中的关键因素.基于该模型,分析了采样点间距,接入点个数和环境与定位平均误差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采样点间距取1米即可满足定位的要求,选择多于3个接入点的定位对于弥补环境干扰,减小定位误差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IEEE 802.15.4网络的IPv6报头压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IETF草案在IEEE 802.15.4网络进行IPv6分组的传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 802.15.4网络的IPv6报头压缩方案.通过修改适配层帧格式及使用路由标识符,该方案的压缩报头比草案的压缩报头小7个字节,并且它兼容现有IETF草案.在实验平台上的测试结果表明,使用本方案能够延长节点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