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9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212篇
丛书文集   66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9篇
现状及发展   23篇
综合类   15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编辑学角度分析了平衡范畴的含义、类型和特性.认为质平衡是具有科技编辑特色的平衡范畴类型.平衡范畴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特性在于:平衡态较易把握;非平衡态引导深化;平衡与非平衡始终是对立统一的.科技编辑应树立平衡意识,充分发挥平衡范畴及其方法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作为方法论的思想考古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洁  熊和平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10):99-102,112
福柯的人文科学考古学与库恩的科学哲学分别在不同的知识领域揭示了知识话语的冲突机制,因而可视为思想考古学的两个来源.他们的研究存在几个共同的前提性观点:非连续性历史观、非中心化的主体观、实践性的知识观、不确定性的语言观和微观性的权力观.这些前提性观点使思想考古学成为当代学者分析与解读社会现象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管接头标记自动压印机”原理方案的构思过程,说明产品原理方案设计的功能论方法的一般原理和特点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4.
从认识论、方法论及实践论角度论证了系统非优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不研究非优问题,系统论将是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5.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百年来赢得无数的争辩,无论是其学说中的核心之处如无意识,或其学说在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运用,争辩除了学说自身的问题外,也不能忽视学科中蕴含的人文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相似文献   
6.
温公颐先生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涉及一般原则和具体方法两个层面。其中,一般原则主要包括"贵有创见"、实事求是和发展的观点3个方面。具体方法主要有比较的方法、语言学的方法以及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等。温公颐中国逻辑史研究的方法论,在一定意义上是对近代以来中国逻辑史研究中简单比附这一思路与方法的有力矫正。  相似文献   
7.
介绍动力减振实验装置的结构、实验的方法、步验与数据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设计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E类调谐功放的主要特点,提出了一种分析与的新方法,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当代设计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出发,回顾设计方法学的崛起,综述了在设计及设计方法学研究方面,主要发达国家采取的措施及主要专家、学者的贡献和成就。指出:设计必须科学化,而设计方法学研究是设计走向科学化的重要一步;必须加强对设计本身的研究;计算机技术在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及其与设计理论研究的结合,对设计的发展及科学化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s in economicmethodology have produced a vibrant agenda ofcompeting positions. These include, amongothers, constructivism, critical realism andrhetoric, with each contributing to the Realistvs. Pragmatism debate in the philosophies of thesocial sciences. A major development in theneo-pragmatist contribution to economicmethodology has been Quine's pragmatic assaulton the dogmas of empiricism, which are nowclearly acknowledged within contemporaryeconomic methodology. This assault isencapsulated in the celebrated Duhem-Quinethesis, which according to a number ofcontemporary leading philosophers of economics,poses a particularly serious methodologicalproblem for economics. This problem, asreflected in Hausman's analysis, consists ofthe inability of economics to learn fromexperience, thereby subverting the capacity totest economic theories. In this paper wedispute this position. Our argument is basedon a combination of Quine's holism with VanFraassen's constructive empiricism, especiallythe latter's analysis of empirical adequacy andhis pragmatic approach to explanation. Theresulting reorientation of economic methodologyrestores the capacity of economics to learnfrom experience and reinstates the imperativeof developing alternatives to orthodoxtheorizing in econo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