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前提性知识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图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对前提性知识的内在结构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并结合科学史实对其功能进行总结。所谓前提性知识是由本体论,认知识论和社会学三个维度构成的一个起综合效应的独立科学要素前提性知识在科学认识活动中起着引导,调节,限定,辩护,驱动等重大作用。前提性知识真正体现了科学认识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2.
孙思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3):46-52,111
"强纲领"是埃丁堡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简称SSK)提出的研究知识社会成因的社会学形而上学理论.巴里·巴恩斯和大卫·布鲁尔是这个学派的理论家.他们把自己的纲领定位在"相对主义知识观"上,其批判的矛头直指科学哲学研究中的理性主义.在20世纪曾经占统治地位的科学哲学理性主义知识观受到挑战后,如何评价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对主义知识观?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批判SSK相对主义知识观的几个主要观点,并对现代科学哲学中相关的理论做出历史反思和辩护来审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知识论中普遍认为,知识与运气是不兼容的,这形成了"反运气直觉".在反运气的知识论工作陷入僵局时,知识论学者开始认识到研究运气的本质问题所具有的理论价值.主流的观点有运气的概率观、模态观和控制观.对于运气事件而言,概率观的低概率条件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模态观的缺乏反事实稳健性的条件是必要不充分的,而只有运气的控制观通过...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不同量子测量解释的共同基本特征的考察,系统地阐述了量子测量解释中隐含的实在观的三个基本信条,(1)在本体论意义上,承认世界的独立存在性;(2)可以对物理过程进行统计因果性的说明;(3)物理世界具有非分离性或整体性.提出了以这种整体性实在观为前提,对量子力学的实在论解释要求重新审查传统真理观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作为女性主义经验论的代表人,朗基诺的认识论观点在国外女性主义科学哲学以及社会认识论领域有相当的影响力。本文旨在从"朗基诺对逻辑实证主义和整体主义知识观的批评"、"语境价值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以及"消解理性-社会二分法,走向多元的认识论"三方面对其重要思想——"语境经验论"进行系统阐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基于基因组中不仅存在着现在能够编码的基因,而且存在着大量非编码DNA序列的事实,作者认为:一个基因组中的基因和非编码DNA序列共同保留着该物种所经历的进化事件、外在环境的变迁和内在结构与功能的演变的信息。发明出适当的科学方法,就可以将这些信息逐步破译出来,从而创建一门不同于化石考古学和古分子考古学的基因组考古学新学科。  相似文献   

7.
卢瑟福是20世纪最具影响的著名科学家和伟大导师之一.对其科学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观进行全面的分析总结,是有益于我们对科学技术观的再认识,并促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文从八个方面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卢瑟福的科学观和科学思想,以给我们今天的科学技术观讨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吴彤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7):33-36,89
皮克林的科学实践观对于传统科学哲学和新的科学实践哲学都有很强的影响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皮克林思想的实践转向、强调语境的机会主义和实践冲撞观的初步探讨。说明其科学实践的基本观点,以及科学实践观对传统哲学问题的新解释。同时对这种新的分析框架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9.
第三种知识论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第三种知识问题可以上溯到康德,但它的系统论证却是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在认识论上最有代表性的成果之一,而从西方科学哲学的正统解释向后实证主义转换中产生的所有重大问题,几乎都与第三种知识问题有关。本文认为,第三种知识是不同于经验和理论的前提性知识形态,它包括世界图景、科学基准和思维方式等三个维度,在产生方式、论证方式和作用方式上都与经验和理论迥然不同,而经验一理论二分法的知识类型论,是已被打破的传统哲学的又一教条。  相似文献   

10.
哲学和自然科学中都不乏思想实验的例子.但即使思想实验是公认地有效的,也还存在它何以能让我们免于经验的输入就可以获得关于世界的新知识,以及这种知识又是如何得到辩护的认识论问题.作者的观点是,一方面,思想实验很好地体现了发现的逻辑,因而能让我们通过有效地重组以往的经验而获得新知识;另一方面,思想实验的有效性就在于它作为一个论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杜威立足于生存论的思维视域,借助于自然科学,尤其是达尔文进化论,对知识的旁观者理论进行了批判与解构,创立了实用社会知识论,其知识论渗透着强烈的批判性。透过这种批判性,让我们看到了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这两种风格的杜威。在两个杜威之间呈现着张力和矛盾,表征着现代性的杜威高扬科学和民主,其理论走向了科学主义和自由主义;表征着后现代的杜威竖起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大旗,批判与消解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表象主义,其理论走向了相对主义、多元主义和偶然性。通过实用社会知识论的视域,杜威由现代性走向了后现代性,它向我们展示了实用主义的转向趋势。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学视野中的科技传播和知识创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科技传播仅被视为既有知识的传递扩散,而未将知识创新与之加以结合考虑。本文以科学社会学为理论视角,认为科技传播是知识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分,知识创新也是科技传播的重要目标,力图为促进科技传播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科学看来,应该得到研究的只是作为有的存在者,无作为非存在则是应该被排斥的东西,因而不愿与闻无。海德格尔对此予以批判,他认为,科学的这种认识是由于科学对无的误解造成的,科学在无的问题上是无能的。实际上,无就是存在之无化,科学恰恰是以这个无为基础的,在本质上归属于无。为了克服科学本身的缺陷及其带来的危险,必须超越有而进入无,由此把握存在者整体,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Many system architects select their system methodologies without explicit consider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that impact their decisions. This paper describes how the concepts of ontology and epistemology apply in systems science. Ontology is how we specify terms of reference for existence, allowing us to understand the theory of existence via an ‘existence framework’. Epistemology,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llows us to explore new models and theorie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so the best system-based methodologies can be deployed to solve complex system problems. After introducing these concepts, the paper presents system science issues and assesses the impact of ontological, axiolog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ystem methodology selection, research, system design and deployment. An ontological viewpoint such as realism, as an objective view is contrasted versus nationalism, a personal perceptional view. An epistemological viewpoint is explored comparing knowledge as a product of sensory perception or rational reflection. The paper’s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is that it helps system architects understand that their philosophical views of systems science impact their system methodology choices.  相似文献   

15.
社会建构主义的直接批判对象是自主性的科学观,即认为科学知识构成了一个独立的王国,它以某种形而上学的存在为基础,或者是先验的理性逻辑,或者是先验的认识能力,它们使得科学世界和人类的其他领域区分开来。因此,自主性的科学观是以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区分为前提的。社会建构主义通过将科学的基础还原为历史性的存在,超出了这种形而上学的区分。  相似文献   

16.
海洋考古术语研究是汇集海洋考古、语言研究的交叉领域,其术语体系的建构对推动海洋考古学科发展、促进“三大体系”建设、提升在国际学界话语权的价值不言而喻。文章采用语料库驱动法探讨《海洋考古术语汉英辞典》编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详述其原理与框架,以及所需的术语挖掘与管理技术,意在依据海洋考古领域数字化语言数据,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对海洋考古本体范畴的概念进行描摹、比较、汇总、归类、分析、解释。研究表明,该辞典突破了研究领域桎梏与学科壁垒,利于发现共同的学术问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群”与学术共同体,形成科学化、系统化、理论化的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考古术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反身性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所标榜的原则之一,但反身性的自我拒斥特性却使得科学知识社会学陷于反身性困境。原因何在?其源盖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反身性之痛实际上是社会科学的科学化之痒——它仍然是沿用了传统科学观的一些先验预设(如实在、基础、恒在等)。而一些SSK学者在反思反身性难题、打破这些先验预设时(如马尔凯的新文体形式),却反向性地陷入了反身性的单向解构路径,从而走向虚无主义。要想彻底破解科学知识社会学反身性困境,为当下知识的合法性提供认识论基础,乃至使整个社会科学走出反身性怪圈,关键在于对反身性概念进行元反思,充分发掘其所蕴含的建设性意蕴。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之科学与文明》中,李约瑟进行中西科技发展的比较,不过那是一种缺乏实际接触的比较。事实上,明末清初来华耶稣会士传入西学,使得两种文明中的自然知识传统遭遇,其间产生的竞争、冲突与比较,留下许多可进一步探究的议题。文章选择从明末清初近代东西文明的遭遇与冲撞,来分析近20年来台湾的科技史研究所处理的一些新议题。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史旨在探究特定个体或机构等对象的教育或职业等轨迹,并就这些对象的知识流动得出相关发现。本文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分析来探索隶属于希腊和中国机构的个体所留下的知识轨迹。具体而言,通过研究两国机构下个体间的合作出版模式,我们试图找出在发表量、时间跨度和质量(通过引用量衡量)等方面表现出众的个体。根据约翰·克里格的定义,这些个体所呈现出的混合身份最为突出。研究结果表明,核心作者大多数从事于理论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可以结合双边研发项目和更为广泛的"一带一路"倡议来审视这些发现,以便该倡议能够为多边科研合作提供另一种视角。  相似文献   

20.
Sciences are often regarded as providing the best, or, ideally, exact, knowledge of the world, especially in providing laws of nature. Ilya Prigogine, who was awarded the Nobel Prize for his theory of non-equilibrium chemical processes—this being also an important attempt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exact and non-exact sciences [mentioned in the Presentation Speech by Professor Stig Claesson (nobelprize.org,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1977)]—has had this ideal in mind when trying to formulate a new kind of science.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distinguish theory and reality, examining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wo. Nancy Cartwright’s distinction of fundamental and phenomenological laws, Rein Vihalemm’s conception of the peculiarity of the exact sciences, and Ronald Giere’s account of models in science and science as a set of models are deployed in this article to criticise the common view of science and analyse Ilya Prigogine’s view in particular. We will conclude that on a more abstract, philosophical level, Prigogine’s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doesn’t differ from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Piret Kuusk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