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及其在林木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是一个具有17个相近种的复合群体,称为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群(Burkholderia cepacia complex,简称BCC),其中一些种具有生物防治、促进植物生长、生物修复等功能,同时又有一些种是人类的条件致病菌.笔者就BCC的生物学特性、基因型和基因组、生防机制、安全性评估、在林业中的应用现状等进行综述,同时对其在我国林业中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认为正确区分有毒株和无毒株是BCC在林业中应用的关键和前提,最后提出了在林业中应用BCC菌株要注意的8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生防菌剂YKT41及B418防治茄子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验证褐球固氮菌YKT41和越南伯克霍尔德氏菌B418对茄子根结线虫病的防治作用,进行了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使用30.0 kg/hm2微生物制剂(活菌数≥20×108 cfu/g)的情况下,YKT41及B418活菌制剂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了72.8%和75.6%,增产效果分别达到了14.6%和12.7%,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试验还表明,该微生物菌剂主要以活体微生物起作用,灭活后使用效果较差,因此一定要在保质期内使用。  相似文献   
3.
氯代有机溶剂与酚类化合物复合污染地下水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地下水环境中溶解氧缺乏,好氧微生物降解作用难以发挥.本文驯化好氧微生物Burkholderia cepacia耐受高浓度H2O2,并利用H2O2作为供氧源降解地下水环境中的三氯乙烯(TCE)和苯酚.结果表明,对于Burkholderia cepacia的生长过程,H2O2的最佳投加量为4 mmol/L,加入H2O2后,会短暂抑制TCE降解,但最终大幅提高了TCE的降解率,达到79.80%.动力学分析表明,在H2O2供氧条件下,共代谢苯酚与TCE的比降解速率可以由Monod模型和Haldane模型分别进行描述,且显著相关.研究结果为好氧微生物控制地下水环境中的TCE和苯酚复合污染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产生多种抗真菌活性物质菌种的筛选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堆肥样品中分离出的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CF-66株能够抑制若干植物病原霉菌和病原酵母菌,并且显示了广谱抗菌活性.这种抑制作用不需要细胞的接触或活细胞,说明抗菌活性物质应是分泌代谢到细胞外的化合物.通过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检测及16S rRNA测序,清楚表明:CF-66菌株归属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以前的研究指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中的亚门(genomovar)Ⅱ、Ⅲ含有传染性的菌株,但通过species-specific PCR鉴定已证明,CF-66菌株并不属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中的genomovarⅡ、Ⅲ,而归属于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群genomovarV.  相似文献   
5.
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CF-66进行摇床培养,获得具有活性的抗菌物质。对其发酵液中抗菌物质的提取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 000的双酚A型聚砜中空纤维膜超滤。结果表明,在室温、膜两侧压差0.02~0.03 MPa、料液体积流量为14 L·h^-1时超滤,抗菌活性物质均截留在浓缩液中,超滤浓缩的体积比为2.0%~3.6%,清洗后的膜通量可恢复至97%以上。  相似文献   
6.
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是引起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的一种人兽共患病类鼻疽的潜在病原。明确该疾病致病机理及其宿主与病原的互作将加强对该条件致病菌的发病机制的理解。本研究从影响细菌致病性的毒力因子和病原与宿主互作两个方面阐述类鼻疽伯克霍德尔菌的致病机理,为该菌的有效控制提供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采用平板变色圈法,从土壤中筛选到1株脂肪酶高产菌XYU-6,经生理生化试验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XYU-6被鉴定为洋葱假单胞菌(Burkholderia cepacia).设计单因素试验,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葡萄糖1.00;,蛋白胨2.00;,豆油1.00;,KH2 PO40.35;,K2 HPO4 0.15;,MgSO40.05;,初始pH值为7.0,培养温度30℃,培养48 h,酶活可达24.1U·mL-1,是优化前的1.65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吡咯伯克霍尔德菌 JK-SH007基于产嗜铁素的促生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萃取、过柱等操作,分离纯化,获得吡咯伯克霍尔德菌 JK-SH007所产嗜铁素(简称JK-SH007-嗜铁素)的纯品,通过HPLC和LC-MS对其结构进行鉴定,通过与病原菌共培养,测菌丝干质量的方法,分析其对3种杨树溃疡病病原真菌(金黄壳囊孢、拟茎点霉和七叶树壳梭孢)的抑制作用,以商品嗜铁素磺酸去铁胺(DFOB)作为对照,比较JK-SH007-细菌重悬液、1.4 mg/mL JK-SH007-嗜铁素溶液对番茄、黄瓜种子的萌发作用,并继续观察对黄瓜幼苗的促生作用和番茄挂果果品改善效果,评估JK-SH007-嗜铁素的直接与间接的促生作用。【结果】与对照相比,JK-SH007-嗜铁素显示出比DFOB更有效的抑制真菌生长的活性,3种病原真菌抑菌率分别为(89±0.9)%,(76±0.6)%和(90±0.7)%。同时,与JK-SH007-菌悬液相比,JK-SH007-嗜铁素溶液对番茄、黄瓜种子和幼苗活力的提高表现更好,而对于黄瓜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和番茄挂果的改善作用,其效果与菌悬液相近。【结论】嗜铁素为促生菌吡咯伯克霍尔德氏菌 JK-SH007的主要促生生防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采用平皿稀释分离法,通过对320株湿地松根际细菌分离物的筛选,获得1株拮抗性强的细菌菌株;运用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对菌株进行了分子鉴定,结果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以镰刀菌属(Fusari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链格孢菌属(Alternaria)的真菌为病原菌,该菌株和生防菌株Pseudomonas fluorescens Q287、279、1M196、Pf5、HT51、Q3787、MVP14、FFL1R8共同对病原菌的平皿对峙试验,该菌株对立枯丝核菌、链格孢菌都有较强的拮抗作用,120 d盆栽测试得知,菌株P.fluorescens Q287最高保存率为77%,该菌株的最高保存率为62%,其拮抗效果和菌株Q287一样,均高于其他7个生防菌株,试验证明该菌株具有防治松苗猝倒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以自制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固定化脂肪酶为催化剂,在微水相、无溶剂体系中研究了大豆油和甲醇合成生物柴油的工艺。在系统考察了酶用量、醇油比、含水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甲醇流加方式等因素对甲酯得率影响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了各主效因子,建立甲酯得率的二次回归方程,获得了最优的工艺条件:加酶量2.4%、加水量7.1%、反应温度40.4℃、反应时间10.7h、 醇油比4.5。在此条件下,实验测得甲酯得率为97.2%,与响应面模型预测值96.9%非常吻合,说明该优化方法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