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1篇
  免费   177篇
  国内免费   251篇
系统科学   14篇
丛书文集   380篇
教育与普及   3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8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综合类   7136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77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42篇
  2010年   348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358篇
  2007年   340篇
  2006年   323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306篇
  2001年   331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32篇
  1996年   210篇
  1995年   229篇
  1994年   179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46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40篇
  1989年   123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化学类专业本科生在理论课学习中,对反应的热力学产物和动力学产物有了一定的理论认识,但目前鲜有实验能够使其直观体会2种产物在制备时的差异.本实验以氯化铜和邻氨基苯甲酰胺为原料,水和乙醇为溶剂,通过仅改变反应温度,分别在60 ℃水浴加热和冰水浴冷却条件下得到了红色的热力学产物二(μ-氯)·二[氯·(邻氨基苯甲酰胺)合铜(Ⅱ)] ( 1 )和黄绿色的动力学产物二氯·二(邻氨基苯甲酰胺)合铜(Ⅱ) ( 2 ),产率分别为80.4%和76.4%.采用络合滴定法和仪器分析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可制备2种不同组成、结构和性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产物,且在加热条件下,配合物 2 可以转化为配合物 1 .本设计为化学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综合实验教学提供了一个成功案例,可加深学生对结构与性能的科学关联以及构效关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型制备钙钛矿的方法-PVA聚合物辅助法,并成功制备了SrCoO_3电催化剂.与其他的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合成时间更短,步骤简洁,便于规模化生产.与传统PEI聚合物辅助法相比,PVA更环保,煅烧过程中无有毒有害气体产生.对SrCoO_3样品进行了XRD和BET表征,并在0.1 mol/L KOH溶液中测量了其OER性能.结果表明,该方法适合大规模合成高性能钙钛矿材料.  相似文献   
3.
L油田B区块开展"二三结合"实验区,"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渗流特征对区块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明确其渗流特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建立代表意义的油藏数值模型,研究区块"二三结合"开发模式下原射孔层和补孔层的渗流特征,分析了"二三结合"开发模式下,不同开发阶段综合含水率、采出程度、井底压力、地层压力及含水饱和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先通过水驱开发挖潜原射孔层剩余油,提高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的采出程度,再通过聚合物驱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通过水驱与聚驱的综合作用,最终得到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4.
根据GB 7475—87《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建立地表水样测定的数学模型,并根据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计算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最终得出扩展不确定度.经检测计算,该地表水样品中的铜含量为1.53 mg/L,其扩展不确定度为0.036 mg/L,包含因子k=2,地表水样品中铜含量的测量结果应报告为(1.53±0.036) mg/L, k=2.结果表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样中铜含量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曲线拟合、标准溶液配制和样品重复测量.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聚合物光波导放大器的增益性能,利用高温法合成了BaLuF5∶Yb3+,Er3+纳米晶,并分别对纳米晶的形貌、晶体结构和近红外发射特性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晶平均粒径为13 nm,并在1 530 nm处具有较强的发射,荧光半高宽为50 nm.将合成的纳米晶掺杂入SU-8聚合物作为光波导放大器的芯层材料,使用光刻显影等工艺,在表面长有二氧化硅的硅衬底上制备出了聚合物光波导放大器.当980 nm波长泵浦光功率为280 mW、信号光波长为1 530 nm且功率为0.1 mW时,在长度为1.1 cm的光波导放大器中,获得了3.95 dB的相对增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乳剂和溶液的聚合技术制备了不同电荷密度和胶体性质的阳离子微粒聚合物(CPMP)。论文探讨了阳离子微粒聚合物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用阳离子或阴离子的聚合物与阳离子微粒聚合物联合使用可以改善纸张的匀度和留着率。其机理可能是由干阳离子微粒聚合物的加入产生了更有效的架桥絮聚。另外阳离子微粒聚合物也是一种良好的施胶剂,研究结果表明施胶效果与聚合物添加量.电荷密度和微粒尺寸有关。通过施胶张可以获得更好的光学和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7.
矿山酸性废水的治理及综合回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pH值、中和剂、硫化物等对沉淀除去酸性矿山废水中有害金属离子的影响以及回收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可能途径.确定了CaCO3除铁-H2S沉铜、锌-石灰乳中和絮凝沉淀处理矿山酸性废水的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硫化渣中含铜量达32%,含锌量7.2%,可以综合回收铜、锌等有价金属.  相似文献   
8.
铜系导电涂料中纳米铜粉抗氧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合肼为还原剂、PVP(聚乙稀吡咯烷酮)为分散剂,采用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对纳米铜颗粒表面进行活化处理,然后采用置换反应法制备得到了与原纳米铜粉粒径和形貌大致相同的核壳型铜-银双金属粉末,采用XRD,XRF,TGA等手段,分析了核壳铜-银双金属粉的抗氧化性能,并用TEM对粉末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表面活化处理后得到的核壳铜-银双金属粉,在银含量较低(37.68%)时,也能形成完全包覆型结构,至700℃以下不被氧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影响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各构造层的产品质量因素及性能分析,指出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各构造层材料生产及施工过程应控制的因素,确保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达到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0.
We present a spin-dependent scattering theory to explain the new type of magnetoresistance effect and magnetization in Co/Cu(111) su-perlattice with atomically smooth interfaces. Our model is simple, but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