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大都市区的形成过程和大都市区的道路交通现状,分析了铁路融入城市交通系统的整合原则、数学描述及整合流程,提出了城市道路这一新型整合产物。  相似文献   
2.
介绍金华一义乌都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资源集群组织与区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及特征,从信息资源规划、信息资源共享的内容与范围及模式的选择、信息资源空间布局等方面.论述了信息资源整合与联动对金义都市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西方关于都市区蔓延这一影响区域与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的相关研究进展、文献等代表性成果进行回顾和梳理。选取二战后至今世界城市进入快速扩张式增长时期作为研究时段,从概念界定、形态辨析、驱动因素、动力机制和空间测度等角度对都市区蔓延问题研究进行了综述,阐述其主要贡献和不足。在阐述综合承载力内涵及其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综合承载力网络的要素特征、空间分布等与都市区蔓延形态的相互作用关系。结论认为:都市区蔓延形态演变与综合承载力网络尤其是基础设施承载力网络紧密相关,是探讨都市区蔓延治理、实现城市合理增长、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现有研究成果体系较为分散,缺乏完整的都市区蔓延评测体系及方法工具集。  相似文献   
4.
人口分布空间化是解决统计数据与自然要素数据融合分析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2009年重庆市的人口统计数据,以居民点为指示因子,使用GIS空间分析与统计学分析方法分析居民点分布与影响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相关性分别为-0.608、-0.902、0.94、0.994、0.952、0.995、0.957。利用居民点缓冲区的概念,用因子分析法得到海拔高度、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及河流水系4个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权重,分别为0.726 75、0.000 6、0.026 7及0.248 0,然后通过数据融合实现研究区人口统计数据的空间化。结果表明,通过数据融合产生的人口密度与各区县实际平均人口密度的相关系数大于0.85。最终生成的栅格人口密度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区内部人口分布的空间化。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论的复合系统理论,结合系统协调度的本质意义,构建了城市交通-土地利用复合系统的距离协调度模型,并依此提出一种定量评价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系统协调度的新方法。本文通过对南京都市区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南京市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复合系统协调度呈凸曲线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讨论城市环境功能区划的原则和方法,研究环境功能区划的实现过程,以保定市都市区为例,将保定都市区划分为"一轴、一带、一核心"的3个Ⅰ级环境功能区和12个Ⅱ级环境功能区,并对划分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以重庆都市区为例,探讨多中心组团式城市森林生态网络的构建方法,为重庆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在地势地貌、地表植被分布、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在总结国内外城市森林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重庆都市区森林覆盖现状,并综合考虑都市区的自然山水格局、城市发展格局等相关因素,以"两江、七山"为基本框架,以各组团之间的绿色隔离带、绿色交通廊道等为纽带,以城市公园、广场绿地、高校绿地等点状特征绿地为补充,提出"一脊、两江、七横、七纵、多廊、多点"的森林生态网络格局。此外,要充分考虑各组团的性质、功能、人口密度等因素,结合防灾等需求,划定合理的服务半径,使"森林重庆"的建设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8.
邹智强  刘晓凤 《科技信息》2010,(13):358-358,366
沙坪坝区位于重庆都市区核心,幅员面积396.2平方公里,是重庆直辖市竞争力重要集聚区和“一小时经济圈”重要增长引擎,区位优势显著,是全国著名的科教文化强区。近几年来虽然沙区经济实力得到了跨越式提升,但该区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堵城,因此建设“畅通沙坪坝”既是提高我区城市运营效率的迫切需要,又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展示沙坪坝新形象的必要举措。鉴于此,笔者根据以往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经验总结并结合沙坪坝区东部城区交通现状,现就建设畅通沙坪坝的想法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河南科学》2016,(1):646-654
在新型城镇化引领下的"五化"协调发展背景下,智慧宜居型都市区建设已成为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推进城市空间节约利用的重要途径.首先,基于智慧宜居都市区的建设理念,分析了"五化"协调背景下建设智慧宜居郑汴都市区的重要意义;其次,根据智慧宜居都市区的建设目标,对郑州都市区"智慧宜居"、"智慧康居"、"智慧乐居"、"智慧安居"以及"智慧逸居"的建设现状进行了评估;再次,在分析现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郑汴都市区城市功能提升与空间节约利用的实现路径;最后,在现状问题分析与实现路径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智慧宜居郑汴都市区的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大杭州都市区城乡土地开发适宜度评价三级指标体系与土地开发适宜度评价指数,综合运用遥感技术与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区域土地开发适宜度进行了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将区域土地开发适宜度分为五级:很适宜区、适宜区、基本适宜区、不适宜区和极不适宜区,它们分别占杭州都市区面积的25%、40%、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