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70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笔者总结了英语专业学生的各种不良阅读习惯,并加以分析和纠正,希望学生能引以重视,克服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培养有效的阅读技能,提高自身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提高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电大英语专业口试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口语教学中应加强阅读、写作、听力训练,加强文化导入,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演讲能力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某本科高校为例,探讨其研究生英语教学问题。对于研究生群体来说,其来源、成份复杂多元,其英语基础“贫富差距”较大。因此,对非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英语进行分级教学是学校明智的举措。一年教学实践后,通过对研究生同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在分级程序、课程设置、教师素质、教学理念和测试方式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4.
化与语言的相互依存,使化教学日益成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本结合新《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讨论了化差异敏感性与跨化交际能力的正比关系,探讨了化差异教学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化差异教学的教学原则。  相似文献   
5.
对非英语专业大专生学习方式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州部分非英语专业大专生英语学习方式的一次抽样调查和分析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大专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学习方式,最不喜欢的是小组学习方式;女生比男生更明显偏爱动手学习方式;高分组的学生在动手和小组学习方式上的平均分明显高于低分组学生。因此,教师在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采取灵活多样授课方式的同时,应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加以有效指导,使学生注意改善并扩展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取得事丰功倍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大学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外语教学应在大学非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开设专业英语课程,理由如下:1、符合语言教学的目标;2、符合“以内容为中心”的语言教学理论;3、符合外语学习中的“习得”理论;4、等同于汉语和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本文同时指出了这一做法的可行性和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这些困难的粗浅办法。  相似文献   
7.
苏辛 《科技信息》2007,(24):465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同于普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他们的英语底子较为薄弱且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方法不当,自主学习能力差;又加上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了解,教材难度相对较大,使得师生之间难以互动。因此,应加速英语专业的教材建设,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高校非英语专业阅读理解主观心理认识及其阅读技法方面存在的不良状况,分析了心理认识偏差问题及其技能提高中出现的一些不足现象,提出了自我克服、预防及其技能提高的方法,对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帮助。  相似文献   
9.
影响学习者学习语言的诸因素中,学习策略是的一个决定因素。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是目前中国外语教学界热门的课题。而对非英语专业职业本科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专门研究相对薄弱。本文以我校非英语专业职业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他英语词汇学习策略,进行实证性的研究,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以期对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英语,提高学习效益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戚宇光 《科技信息》2008,(35):283-284
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八级口语口译考试的评分标准的考察,指出八级口语口译考试评分中两个突出的特点,即突出口语考试和口译考试评分“信息单元化”,从而影响口译质量评估的有效性。适当改变评分比例和口译评分标准的改进将有助于改善测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