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8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家都知道“衰老”。 那未端粒是什么呢? 端粒与衰老又有什么关系? 把话扯得远一点。人年岁大了,头发变白了,皮肤起皱了,腰杆弯曲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这致命的老化现象。 诗人李白对衰老颇有感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一千多年过去了,多少的感叹,多少的无耐,人,总无法了解衰老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以及端粒序列复制问题与端粒酶活性在细胞衰老和癌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究端粒酶RTEL1(regulator of telomere length 1)突变导致遗传性骨髓衰竭综合征发生的机制以及RTEL1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基于临床上一例男性儿童先天性角化不良患者展开,通过对患者外周血样本进行外显子测序确定存在RTEL1突变.我们成功构建了过表达野生型RTEL1(RTEL1-WT)以及突变型RTEL1(RTEL1-MUT)的293细胞系.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探究该突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发现RTEL1-MUT的表达影响细胞的增殖.通过免疫沉淀以及质谱技术寻找到了与RTEL1相互作用的蛋白HSP90,通过western blot对相互作用进行了验证,并发现该突变导致二者的相互作用减少.使用HSP90抑制剂STA-9090处理过表达RTEL1-WT以及RTEL1-MUT的293细胞系,发现HSP90的活性影响RTEL1的稳定性.因此,该患儿的RTEL1突变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增殖而导致先天性角化不良的发生,而RTEL1功能的改变可能源于突变影响了与HSP90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了RTEL1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5.
端粒酶是一种RNA依赖的逆转录酶,其激活是细胞永生化和肿瘤形成的关键步骤。在妇科肿瘤的发生过程中,端粒酶活性和hTERT的表达与肿瘤的进展具有相关性。端粒酶及其催化亚单位成为妇科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因此,抑制端粒酶活性有望成为妇科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魏春英 《太原科技》2007,162(7):20-21,23
端粒末端G-四股螺旋DNAs可以抑制端粒酶的键合,进一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大量繁殖。因此,端粒DNAs已成为具有抗癌药物作用的靶分子,能键合并稳定G-四股螺旋DNAs的小分子化合物是潜在的抗肿瘤药物。设计和合成能特异性靶向G-四股螺旋DNAs并显著抑制端粒酶活性的配体成为当今抗癌药物研究的又一大热点。叙述了近年来以端粒G-四股螺旋DNAs为靶分子的抗癌药物设计、合成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介绍了端粒,端粒酶的结构,功能,并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端粒-端粒酶假说及其实验证据以及端粒研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端粒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端粒、端粒酶及其抑制剂研究是分子细胞生物学以及医学的热点之一。笔者在本文中对近年来端粒酶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特别是有关作用机制以及在癌症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端粒酶是维持染色体长度及功能稳定的重要物质.研究表明,端粒、端粒酶与细胞寿命直接相关.通过对端粒酶的活性及在表达程度的研究进—步发现其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们正在研究将端粒酶的表达水平作为肿瘤诊断和愈后的指标,并可能将端粒酶抑制列为肿瘤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端粒酶转染对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猫角膜内皮细胞随机分为3组,兔端粒酶基因转染组、正常对照组和表皮生长因子组。培养30代后观察传代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比例的变化,检测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结果兔端粒酶基因转染组细胞数目较正常对照组和表皮生长因子组增多,伸展贴壁能力增强,表型正常,G2~M期和S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端粒酶逆转录酶蛋白和Ⅳ型胶原的表达也较正常对照组增多。结论兔端粒酶转染可以促进猫角膜内皮细胞增殖且表型正常,可以增强其伸展粘附能力和分泌功能,有利于防治角膜内皮失代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