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理论与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87篇
  2024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研究了从一个细胞所培养出来的Pectobacterium phytophthorum某些菌落,并鉴定了不同毒力类型。在马铃薯块茎中细菌的无毒力类型是长期存在的。P.phytophorum潜育感染性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菌株的毒力。感染黑胫病块茎在冬春天贮藏期间,按毒力性产生了分离。在马铃薯的抗性品种块茎中低毒力菌株潜育类型感染往往能导致很大危害性。在马铃薯的抗性品种块茎中低毒力菌株潜育类型感染往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中草药病虫害的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过对贵州省中草药病虫害发生与危害调查,26种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共发现害虫47种,病原菌52种,结果表明:白术病毒病、长管蚜,太子参叶斑病,吴茱萸褐天牛,天麻细胸金针虫为近年主要流行病虫害,而农药残留、重金属、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的偏高,也严重影响中草药品质,因此防治上在建立完善的植物检疫制度、病虫草害预测预报的同时,加强田间管理,提倡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等有效方法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桐花煤污病的病原菌和病害发生特点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泽余  周志权 《广西科学》1998,5(4):314-317
1996年至1997年在广西沿海调查红树林植物病害时采集到桐花的煤污病病叶标本,用火棉胶贴片法取桐花叶面上的煤污菌斑显微观察,发现附在桐花叶面上的煤污菌有4种:番荔枝煤炱菌(CapnodiumanonaPat.,其无性阶段为狭籽小箭壳孢(MicroxyphiumleptospermiFischer.)、杜茎山星盾炱(AsterinamaesaePat.)、撒播烟霉(FumagovagansPers.)、盾壳霉(Coniothyriumsp.)。调查发现煤污病只发生在生长于河口内缘的桐花,其他地方的桐花没找到病株;几种煤污菌常常一起着生在一叶斑上;桐花煤污病具有明显的发病中心。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共同抗原的诊断价值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肠炎、鼠伤寒沙门氏菌鞭毛蛋白分别免疫56日龄ICR小鼠,经间接ELISA和直接凝集试验测定证实,产生了血清分型H抗原的抗体,亦产生了针对鞭毛蛋白共同抗原组分的抗体。同时,用灭活全菌抗原免疫3日龄伊莎鸡,经单抗CB8+de7竞争ELISA测定,灭活肠炎、鼠伤寒沙门氏菌免疫组同样测出较高滴度共同抗原表位的抗体。进一步用都柏林、鼠伤寒和肠炎沙门氏菌活菌分别人工感染56日龄ICR小鼠、3日龄伊莎鸡和14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酵母菌病害药剂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假丝酵母菌(Candida sp.)、酵母菌(Saccharomyces sp.)是稻田栽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中的一类新病原菌。描述了病原菌的形态特征、致病症状,作了实验室药敏试验。试验表明:克霉灵、灭菌威、甲醛等药剂可有效杀灭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海洋噬菌蛭弧菌对对虾病原菌及其他细菌的寄生作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宿主双层琼脂平板法,测定海洋噬菌蛭弧菌对25株对虾病原菌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菌株不同寄生的范围不同,但所有供试寄主细菌都能被某些蛭弧菌寄生,形成清晰的噬斑.用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蛭弧菌的形态及噬菌过程  相似文献   
7.
水稻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即穗期多雨阴湿天气增多),给稻曲病发生提供了环境条件;加之品种抗性的多样化、栽培技术的改进,施肥水平的提高以及在收获时对病穗、病残体的处理不及时,病原菌大量积累,致使稻曲病为害逐年加重,2005年达到普遍发生的程度,已成为山区水稻的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8.
枯萎病尖孢镰刀菌的RAPD-PCR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 PCR),对采自我省不同地区、不同寄主和同一寄主不同植株的瓜类枯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到6个多态性随机引物,共产生了72条RAPD带,其中86.11%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菌株分为4个RAPD组,确定了菌株间的亲缘关系,为瓜类枯萎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分类提供有利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9.
新疆葡萄炭疽病病原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从新疆巨峰葡萄果腐病斑上分离到1种炭疽菌。根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寄主范围和致病性测定等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葡萄炭疽病菌是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ec.)。该菌的生长温度范围是10~35℃,最适温度为28~30℃;生长的pH值范围是3~9,最适为6;在光暗交替的条件下,病菌生长最快。该菌的寄主范围广泛,曾在内地造成严重危害,目前新疆正在大力发展葡萄生产,对该病的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组织分离法从京郊地区腐烂的葡萄果实及葡萄叶上分离到10株丝状真菌,其中从腐烂的葡萄果实中分离到3株丝状真菌,命名为814#、815#和880#;从葡萄叶上分离到7株丝状真菌,命名为794#、797#、798#、811#、902#、903#和1397#。结合形态学特征及真菌rDNA ITS区序列分析结果,菌株814#为茎点霉(Phoma sp.),菌株815#为刺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菌株880#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菌株794#为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菌株797#为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菌株798#为大蒜盲种葡萄孢(Botrytis porri), 菌株811#为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菌株902#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eichhorniae),菌株903#为芬芳镰孢菌(Fusarium redolens)和菌株1397#为脉孢菌(Neurospora terricola),其中A. aculeatus、A. japonicus、C. fructicola、A. eichhorniae、F. redolens和N. terricola未见在葡萄上分离到的报道。将10株丝状真菌分别接种到健康的葡萄、圣女果、苹果和梨果实上,B. cinerea、A. japonicus、A. aculeatus、T. roseum、B. porri、C. fructicola、A. eichhorniae和F. redolens均可使4种果实发病,其中B. cinerea、A. japonicus、B. porri和F. redolens致病力较强;而Phoma sp.和N. terricola只能使葡萄和圣女果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