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4篇
  免费   275篇
  国内免费   401篇
系统科学   84篇
丛书文集   416篇
教育与普及   336篇
理论与方法论   53篇
现状及发展   90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610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147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35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450篇
  2008年   473篇
  2007年   486篇
  2006年   380篇
  2005年   393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63篇
  2002年   349篇
  2001年   347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285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55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157篇
  1990年   134篇
  1989年   127篇
  1988年   69篇
  1987年   50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2.
为研究汽车行驶过程中减振器弹簧压并状态下翼子板内流场特性的变化,将该状态下的减振器简化为三维变截面圆柱模型,并建立变截面圆柱绕流三维流场模型,利用Transition SST四方程转捩模型模拟低、中、高3种车速对大、小圆柱绕流涡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绕流后尾涡的大小、形态、上升角均受圆柱直径、雷诺数及边界条件的影响,在变截面处验证“下洗”运动对N区边缘涡生长的直接作用及对L区涡旋分布的干扰作用;3种流速下适合绕流涡旋振动压电能量回收的最优夹角分别为±10°,±15°,±20°;在有界的高雷诺数流场下对变截面圆柱绕流涡旋重新分区,发现新的涡旋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3.
4.
该文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在Pt/Ti/SiO_2/Si衬底上制备了PZT和PZT/PTO两种结构的铁电薄膜,通过PTO种子层调控PZT薄膜的微观结构和电学性能.研究发现,加入PTO种子层之后,薄膜的SEM图像呈现出更加致密的形态,晶粒分布较均匀.PZT/PTO铁电薄膜在550℃下退火后测得的剩余极化强度比PZT薄膜650℃下退火获得的剩余极化强度要大,说明种子层的加入降低了薄膜的结晶温度.此外,加入PTO种子层后,PZT铁电薄膜的介电常数升高,介电损耗降低,抗疲劳性能也变好,薄膜的电学性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框架梁弯矩调幅原理,通过对两跨连续梁中是否考虑弯矩调幅的计算结果比较,对认识弯矩调幅法和实际工程设计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从而更加合理的对框架结构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存在的宣传、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和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和解决办法.其中所提出的跨界合作法融合不同专业的教师资源、学生团队、教学场地和设备,共同完成电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依托该项目逐步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比赛、成果展.该方法通过首届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成果展的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法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实现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7.
8.
王华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6):138-138
介绍了一种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塑性性能,采用重分布思想进行结构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Banach空间给出了一种K一致光滑性的概念。证明了它与K一致凸性具有对偶性。同时还给出Banach空间成为K一致光滑空间的一个定量形式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
PEMFC电催化剂利用率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电催化剂的利用率以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成本,是加速其商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文中讨论了现有的CV法在研究PEMFC电催化剂利用率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CV法扫描速度的影响及Pt理论比表面积难于准确确定等,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单位质量电催化剂产生电池功率或电能来表示膜电极中电催化剂利用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