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1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434篇
系统科学   392篇
丛书文集   416篇
教育与普及   26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5篇
现状及发展   69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851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4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42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70篇
  2018年   98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48篇
  2015年   229篇
  2014年   412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463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529篇
  2008年   557篇
  2007年   581篇
  2006年   430篇
  2005年   431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382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59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09篇
  1996年   213篇
  1995年   178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125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隐性知识反馈环结构是创新研究系统的核心结构,运用组织管理系统动力学理论,进行科研创新系统隐性知识生产转化系统仿真研究,以南昌大学系统动力学创新团队研究系统为例,分析确定该系统的隐性知识量、显性知识量、创新投资量、团队人员数和创新成果量五个核心变量,运用新建的逐枝建模和逐树仿真技术建立五棵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及其等价流图模型.运用枝向量行列式新增反馈环计算法,计算出系统包含创新成果流位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的第一类反馈环五条,团队成员数作用于隐性知识流入率第二类正反馈环十条.然后,结合模型的仿真曲线和仿真数据,对第一类反馈环进行极性转移仿真分析和主导反馈环转移仿真分析,对第二类正反馈环进行正反馈环的作用分析,以及"原始创新度"低对这十条正反馈环的制约分析,并基于上述十五条反馈环特性仿真分析结果提出四条创新研究系统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4.
为研究一类中立型时滞互联系统的H∞控制问题,当滞后时间对系统影响较小时,设计分散化记忆反馈控制器,并应用李雅普诺夫函数理论,结合自由加权矩阵和牛顿-莱布尼茨公式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系统存在外界干扰时仍能保持稳定且满足H∞性能指标的充分条件.最后应用Matlab对系统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不仅能保证被控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当系统存在外界干扰时能保证具有H∞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存在的宣传、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和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和解决办法.其中所提出的跨界合作法融合不同专业的教师资源、学生团队、教学场地和设备,共同完成电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依托该项目逐步参与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比赛、成果展.该方法通过首届常州工学院大学生创新训练成果展的实施,结果表明该方法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实现教师教学和科研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6.
7.
PEMFC电催化剂利用率研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高电催化剂的利用率以降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成本,是加速其商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文中讨论了现有的CV法在研究PEMFC电催化剂利用率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如CV法扫描速度的影响及Pt理论比表面积难于准确确定等,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单位质量电催化剂产生电池功率或电能来表示膜电极中电催化剂利用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与ATP敏感性钾通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能抑制过度活动的神经核团,缓解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运动症状和减少药物用量。深部电刺激术可能也刺激基底神经核团释放某些未知的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干预神经元退变过程并延缓疾病发展,从而减缓或阻止帕金森氏病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LQR设计方法设计状态反馈最优调节器对两自由度振动系统进行主动控制,采用数值方法对设计结果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加入控制器的振动系统有较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利用点群4/mmm的对称性给出了应力作用下的钛酸铋的弹性吉布斯自由能的表达式,并导出了自发应变,介电性质和压电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