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16篇
教育与普及   10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5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科技》2006,(10):8-8
据国内外泥鳅市场调查显示,从1995年至今,小泥鳅连续十年走俏市场。国内市场年需求量为10~15万吨,但市场只能供应5-6万吨,缺口很大,拉动价格连年攀升,1995年为5元/千克,2002年再上涨至15-18元/千克,近年又上涨至18~20元/千克。国际市场对我国泥鳅需求量逐年升温,订单连年增加,尤其是日本、韩国需求量较大,年需十万余吨,我国已无大货可供。港澳台市场也频频向内地要货,且数量较大。  相似文献   
2.
东北原油长输管网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地区性原油运输系统,就该管网基于峰谷电价体制下的运行现状,建立了线性规划数学模型,提出了日输油计划优化问题,并以铁秦线为例进行分析;初步揭示了峰谷电价体制下日输油计划方式的一些基本规律, 表明在该体制下东北管网具有一定的节能降耗潜力。但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管道本身运行特性的约束,与热油管道相比它更适合于等温管道。  相似文献   
3.
引入v-支持向量机,通过构造和求解一个凸优化问题,同时实现了对边际电价的预测和对置信区间的估计,且无需假定预测偏差的概率分布.在v-支持向量回归中,当ε〉0时,v是错误样本的个数占总样本个数份额的上界.利用该性质,边际电价预测的置信度和置信区间可以很自然地用参数1-v和变量ε来表示,这为发电公司进行竞价方案的风险分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算例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和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广东省的峰谷电价政策及其实施效果。通过对佛山市某些典型大工业用户依据电价政策变化而进行的负荷调整情况的分析表明峰谷电价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企业进行生产的重新安排以减少电费开支,并在总体上促进了电力消费。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应用Fuzzy-AHP编制投入产出表和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的方法, 并用来研究地方电网理论电价问题, 以某县为例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方法和模型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指出:英国电力市场中联营体购入电价PPP(即发电上网电价)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进而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发电上网电价的特点和要求。针对这些问题和特点,作者发展了电能价值当量分析方法,并用于次日发电上网电价的预测。文中基于这一方法,还设想了发展中国家发电上网定价的运作方式。最后文中给出了以我国南方某省1990年的数据为背景的算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在次日上网电价预测中有必要引入随机生产模拟技术和可靠性指标控制,特别是对电力短缺的电力市场和担当峰负荷发电厂的上网定价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根据实时电价理论,结合实时电价与最优潮流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MATPOWER计算最优潮流、求解实时电价,并通过对IEEE14节点的范例进行计算,结果证明该方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由于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电力工业开始走向电力市场,如今发电侧的电力市场已经逐步开放,但为了电力市场的稳定和分散交易风险我国还是主要以合约电力市场为主;本文应用博弈论套用Stackelberg策略对合约市场建模求解,阐述了合约电力市场的交易机制,并用实例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电力市场中的价格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电力市场中的实时电价这一基础问题,具体分析了实时电价的组成成分和进一步的 收益调节方案,并就实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因素及影响,乃至在我国的实际应用前景及相应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