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控制晋阳湖富营养化,对湖水进行了采样、分析;并采用聚合氯化铝(PACl)对晋阳湖水中藻类的混凝去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晋阳湖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hemical OxygenDemand)、总磷(Total Phosphorus)、总氮(Total Nitrate);COD含量均值为81.5 mg/L,总氮含量在2~4 mg/L之间变化.晋阳湖水质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极有可能发生藻华.混凝对该水体中藻类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不同碱化度的混凝剂除藻效果不同,碱化度为1.5的PACl混凝除藻效果最好,当混凝剂投量为15 mg/L时,藻类去除率达93.75%.混凝处理控制富营养化时,混凝剂种类和投量不能以浊度去除率为唯一标准,而应参考除藻率等要求,使用适当的混凝剂和较大的投量.  相似文献   
2.
晋阳湖水体污染防治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晋阳湖水体污染的成因,提出了补水渠截污、人工生态浮床、阿科蔓生态基、生态疏浚、渔业养殖等标本兼治的水质净化技术.  相似文献   
3.
陶建光  张晓鹏  王扬 《太原科技》2012,(4):69-71,74
近年来我国华北第一大人工湖晋阳湖污染严重,亟待监测和治理。通过定期对湖中水样、沉积物进行采集和分析,得出晋阳湖的主要污染物为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总氮(TotalNitrogen,TN)。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湖内水产的过度养殖、补水时污水的进入、内源磷的释放以及湖水自身的蒸发浓缩作用。根据上述结果,笔者提出了控制富营养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晋阳湖湿地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对应分析(DCA)相结合的方法,对太原市晋阳湖湿地的草本植物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将该湿地的草本划分为7个群丛类型.分类的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植物的群丛类型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以后晋阳湖的研究和改造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宋敏  范东旭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3):5588-5593
随着经济日新月异地发展,我国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新城建设作为快速城市化的重要手段,将在很长时间大范围内持续执行。在新城规划建设过程中,积极进行公共交通导向(TOD)新城的规划模式实施,是实现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措施。以太原市晋阳湖新城交通专项规划为例,首先剖析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晋阳湖新城进行TOD新城市定位,最后对新城基于TOD模式的公共交通规划进行模型分析,从而得到新城的轨道和BRT公交布局。  相似文献   
6.
COD测定中掩蔽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晋阳湖水COD的测定,发现湖水中的氯离子含量高,探讨了掩蔽荆对COD测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晋阳湖硅藻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7年4月到1988年1月,在湖中5个采样断面作了6次浮游硅藻的采集,研究结果,计有20个属和106个种、变种和变型。冬春季以尖针杆藻Synedra acus、夏秋季以模糊沟链藻Aulacosira ambigua为主要优势种;对眼斑小环藻Cyclotella ocellata作了扫描电镜研究,对其形态学特征有新的发现,对冠盘藻属Stephanodiscus的4个分类单元也作了电镜和光学镜的比较观察,提出了光学镜下可见的主要区别特征;对双菱藻属Surirella中羽纹组Pinnatae group的分类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用原生动物监测,评价汾河太原段及晋阳湖水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太原市两大多功能水体-汾河太原段及晋阳湖用PFU法作原生动物监测,并用原生动物优势种的功能类群及其对水质的指示意义和平衡期评价了两大水体的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汾河太原段的水质基本属于强中污染,晋阳湖水质属轻污染。  相似文献   
9.
环境因子对晋阳湖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太原市晋阳湖为研究对象,采集湖中心水样及沉积物,分析了环境因子(水动力、pH、温度)对沉积物内源磷释放特征的影响及原因.结果表明,在设定的pH内(5.5,7.0,8.0,11.0),随着pH的升高,沉积物内源磷释放量增加.温度对内源磷的释放也有影响,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沉积物向上覆水体中磷释放量比较小;随着环境温度的不断升高,沉积物释磷量显著增加.通过搅动促使沉积物再悬浮,促进了沉积物中的磷释放,加速了沉积物间隙水中磷的扩散,从而增加了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太原市晋阳湖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