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
本实验利用18亩养殖虾塘进行近江牡蛎(Ostrearivalaris)与日本对虾(Penaeusiaporucus)套养试验,结果表明:经4~5个月的养殖后,可以获得较好的养殖效果。日本对虾平均亩产量达58.3kg,比对照单养池的产量提高30%。同时又可获得蛎肉1375kg,平均亩产65.5kg,其成活率达63.8%,出肉率达38.3%。比自然海区亩产蛎肉增加630kg、成活率提高17%、出肉率增加20.3%。试验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日本对虾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体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深和丰富对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对虾类之一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分析了日本对虾一个野生地理种群(台湾海峡北部)及其移植到北方水域进行繁育的养殖群体各23个个体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实验选取OPK组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的17个产生效果稳定的扩增结果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出155个位点。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多态比例分别为85.14%和78.62%。用经修正的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量化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态度,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态度分别为0.214和0.201;两群体的遗传相似度为94.20%,遗传距离为0.058。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日本对虾成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日本对虾的耗氧享有昼夜变化规律,夜间平均耗氧率(0.180mg/g·h)高于白天平均耗氧率(0.138mg/g·h)。浮头时水中溶解氧为1.96~2.45mg/1,窒息点为0.61mg/1。  相似文献   
5.
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相残死亡率为指标,研究了幼体密度、饵料密度、体长和光照等4个因素对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率随饵料密度的上升而下降,饵料密度对相残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2)不同放养密度下,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行为有显著差异(P<0.01),但在超过100ind.·l-1后相残率的增幅显著变小(P<0.01);3)不同体长仔虾(0.7cm和1cm)单养时相残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大小混养时相残行为比较严重(平均增加58.2%);4)光照条件的改变会影响日本对虾仔虾的相残行为,自然光照下比黑暗时仔虾相残率平均降低36%,差异显著(P<0.05).此外,本文还就日本对虾仔虾相残的发生原因、机制以及预防措施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日本对虾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凝集活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2种天然或经酶修饰的动物及人红细胞测定日本对虾的血清和肌肉提取液的凝集活力,并且进行糖抑制、热稳定性、pH及Ca^2 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血清和肌肉提取液均能凝集12种红细胞,但两者对每种红细胞的凝集效价各不相同。血清对鹤鹑红细胞的凝集作用可被蔗糖抑制,最小抑制浓度为200mmol/L,其凝集活性依赖于Ca^2 ,在pH4.0-7.0范围内较稳定,经90℃保温10min保持最高活性;肌肉提取液的凝集活性不被7种糖抑制,在pH6.0-7.0,温度为4-80℃范围内均具有最高活性,其凝集活性不依赖于Ca^2 。由以上结果推测:血清与肌肉提取液均含有凝集素,且种类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虾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加深和丰富对我国最为重要的经济虾类之一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遗传多样性的认识,分析了日本对虾一个野生地理种群(台湾海峡北部)及其移植到北方水域进行繁育的养殖群体各23个个体的随机扩增DNA多态性.实验选取OPK组20个10bp随机引物中的17个产生效果稳定的扩增结果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在两个群体中共检测出155个位点,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多态比例分别为85.14%和78.62%.用经修正的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量化两个群体的遗传多态度,野生种群和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态度分别为0.214和0.201;两群体的遗传相似度为94.20%,遗传距离为0.058.  相似文献   
8.
对虾免疫功能指标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虾与其它的无脊椎动物一样,缺乏特异性免疫系统,而主要以天然的免疫反应为主.它们主要是通过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抗菌肽,凝集素等的作用来达到抗病抑菌,消除异物的目的.通过测定抗病的和注射微生物后的日本对虾几个免疫因子的活性,发现它们的酚氧化酶,溶血作用,过氧化物酶,凝集作用等较普通的日本对虾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注射微生物后在不同时间对这些免疫因子活性的测定,发现在注射后6h,日本对虾有较高的免疫反应.通过这几个指标的测定,对判断虾是否具有高免疫水平/抗病能力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9.
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M B V) 和肝胰腺细小样病毒( H P V) 在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的感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M B V 在斑节对虾的仔虾、稚虾及养成期虾中的感染率均接近100 % ;在日本对虾养成期虾中平均感染率为750 % ;中国对虾仔虾未检出 M B V 包涵体 H P V 在中国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5600 % ;在斑节对虾仔虾中感染率为2875 % ,稚虾为3611 % ,养成期虾平均为6525 % ;日本对虾养成期虾的平均感染率为2000 %  M B V 与 H P V 在斑节对虾中可出现合并感染的情况,其合并感染率为:仔虾2857 % ,稚虾3568 % ,养成期虾6454 % 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中未发现 M B V 与 H P V 合并感染的现象结果表明, M B V 是斑节对虾的主要病原体,而 H P V 是中国对虾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在土池中高密度养殖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 Bate)的可能性,于1997年8月28日至1998年1月4日在广西沿海土池中进行秋冬日本对虾养殖试验,试验共设5口虾塘,每口池塘面积0.667hm2 ,底质酸性砂质,池水深可达1.8米,养殖水靠水泵抽取,沿进水渠道引入虾塘,1号-5号虾塘的养殖密度分别为62.4万尾/公顷,96.0万尾/公顷,96.0万尾/公顷,88.8万尾/公顷,96.8万尾/公顷,结果表明,在高密度的养殖条件下,日本对虾的生长速度随温度的下降和对虾个体的增大而减慢,与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日本对虾相比较,高密度养殖试验中的日本对虾的生长缓慢得多,说明在类似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密度日本对虾养殖,很难使日本对虾在常规养殖时间内达到较好的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