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4篇
丛书文集   21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6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为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与组织激肽释放酶结合蛋白(kallistatin)联合用药的抗肿瘤作用,构建TRAIL与kallistatin双表达的重组质粒pAM-CAG-Kal-IRES-TRAIL,将重组质粒转染A549,LO-2,NCI-H446和Hela细胞,考察其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双表达载体能同时表达TRAIL与kallistatin,且均能分泌至培养基中;TRAIL与kallistatin联合表达对肿瘤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诱导肿瘤凋亡的作用也明显增强,说明联合表达TRAIL与kallistatin能够增强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2.
海鞘中抗肿瘤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描述了海鞘的生态特征,并按肽类、生物碱类、聚醚类、大环内酯类、萜类化合物类、多硫化物类等化学结构分类.介绍了国内外对海鞘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显示了诱人的研究开发前景,为开发和利用海鞘资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野生担子菌筛选抗肿瘤多糖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次报导了用黄贝芝,勺形囊孔,裂褶菌子实体多糖的抗肿瘤作用,除黄贝芝外,发现勺表囊孔和裂褶菌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抑瘤率62%以上勺形囊孔多糖的免疫实验表明,该多糖能培强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凝胶电泳分析说明,该多糖具有促进血清球蛋白的增量作用。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博莱霉素(BLM)与DNA的结合作用,活化BLM与各种自由基在BLM介导的DNA断链反应中的作用以及BLM类似酶的催化行为多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利用3-甲氧基-4-苄氧基苯乙炔化亚铜(1)和3-甲氧基-4-羟基-5-溴肉桂酸甲酯在吡啶中进行缩合反应合成2-(3-甲氧基-4-苄氧基苯基)-5-[2-甲氧基羰基-(E)-乙烯基]-7-甲氧基苯并[b]呋喃(2),2经过催化氢化反应得到化合物3,3进一步通过胺化、乙酰化、还原、水解、Vilsmeier反应、烷基化以及部分去甲基化等反应合成一系列2,4,5,7-取代芳基苯并[b]呋喃类化合物4~15,并通过IR、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了结构.并采用四唑盐比色法试验对部分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和细胞毒性测试,所测试化合物均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作用,其中化合物(9)的细胞毒性在所测试化合物中最强,对人口腔上皮癌细胞KB-3-1 IC50为1.71 μg/mL,具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6.
紫色甘薯多糖对荷瘤小鼠抗肿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荷瘤S180小鼠为实验对象, 研究了紫色甘薯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体内抑制、免疫器官的影响. 结果表明: 紫色甘薯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可达40%左右(P<0 01); 低剂量的紫色甘薯多糖与5 氟尿嘧啶(5 FU)配伍使用, 能提高荷瘤小鼠抑瘤率, 对5 FU所致的荷瘤小鼠胸腺、脾脏质量萎缩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对白细胞的减少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从厦门海沧及漳州浮宫的红树林生态区分离到的177株海洋木栖真菌用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定,获得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菌株共44株,占总受试菌株的24.9%,其中对KB瘸株有抑制作用的有12株.对Raji瘤株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有43株,对这两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的菌株有11株.并且考察了其中6株海洋木栖真菌在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淀粉和蔗糖为碳源的生物量和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海洋木栖真菌在不同营养条件下的菌体生物量及代谢产物的抗肿瘤活性均存在差异,部分菌株在纤维素为碳源时,有最高的生物量和抗肿瘤活性,PDB培养基不宜作为抗肿瘤活性测定或生产发酵的基质.  相似文献   
8.
Cytosporone B 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其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福建九龙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桐花树树皮中分离出内生真菌HTF3菌株,用柱层析和正相HPLC的方法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纯化出一单体化合物,经ID-、2D-NMR和ESI-MS等方法鉴定该化合物为Cytosporone B.活性检测发现它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和较广谱的抗真菌活性.本文报道这类物质有抗肿瘤活性.作用机理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细菌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细菌抗癌治疗的应用更为广泛,其可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增强抗癌药物作用,并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细菌毒素本身就可以用来攻克肿瘤,而最有应用前景的是,经遗传修饰的细菌作为自杀基因载体选择性地破坏肿瘤细胞,保护正常组织不受损坏。文章就活菌作为抗肿瘤制剂和肿瘤基因治疗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研究铂(II)与三种胺类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体外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这是一个很少见的具有四方锥几何构型的铂(II)配合物,顺式平面四方形配位的铂的轴向上有第5个配位原子。其抗肿瘤活性实验显示3个配合物对几种研究的癌细胞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