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对现代语言学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术语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应该采用的科学合理的术语;同时对一些尚未引起注意的文字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
在古汉语中有一种“借字”的现象,分为假借和通假。二都属于借字记音现象,并没有造出新字来。但假借是本无其字的借字现象,而通假则是本有其字的借字现象。通假字与异体字也有共同点:二都存在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同一个词的现象。二的不同点是:通假字之间的本义不同,而异体字之间的本义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3.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是古汉语中不同的用字现象,它们的来源不同,它们的含义不同,它们的功能也不同,所以无论如何是不能混同一谈的。  相似文献   
4.
异体字同假借字、古今字、繁简字,属经典文献中常见的四类用字现象之一,也是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绕不开的内容。从字用角度出发,通过字形结构的分析,分析记词功能相同的异体字之间的异同,这对提升阅读效率,提高古代汉语水平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5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异体字整理工作一直存在着重实用、轻理论的倾向,有关异体字的理论研究相当薄弱。加上时间比较仓促和“左”的思想的影响,汉字的整理、简化被当作拼音化之前的权宜之计。《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出现的某些问题,必然会给字典辞书的编写带来诸多不便和影响。其中一些字典对异体字的处理方式似乎可以给我们今后的语言文字工作带来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纳西东巴文主要是纳西族东巴用于记录东巴教经典的文字,东巴文是自源型文字,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分析《纳西象形文字谱》,得出异体字共489组,具有字形1172个,约占整个文字体系的一半。文章从三个方面对东巴文异体字关系特征进行归纳,梳理记录同一个词的异体字之间的关系类型。并旨在通过这些探讨对东巴文异体字以及东巴文体系的特点、性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本主要对现代语言学中一些不尽合理的术语加以分析,并提出了应该采用的科学合理的术语;同时对一些尚未引起注意的字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8.
古代文献中的异体字有广义狭义的分别。狭义的异体字概念界定比较严格,依据它的准则判断,并並、布佈、吃喫、仇雠、豆荳等都不是异体字。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将它们列为异体字。遵循的是广义的原则。高等院校古代汉语课程讨论的则是狭义的异体字。由此联系教学,针对学生古代汉语基础和能力的实际状况,教师应当重视基本概念的讲解,辨析清楚每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注重实际练习。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要经常温习.加深学生记忆。  相似文献   
9.
宋本《玉篇》异体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本《玉篇》的异体字根据形体关系可分为"改换音符、改换义符、改换音符和义符、使用不同的造字方法、增加义符、使用两种字形、简省音符、简省义符、改变构件的相对位置"9类。究其原因,第一二三四类缘于汉字构形方式的开放性,其中有些是随语音变化调整音符。第五六七八类缘于人们的文化心理。第九类主要因为书法艺术的影响。异体字不是一成不变的,比较《玉篇》和《说文》,可见5种变化形式:异体字增加(减少)、狭义异体字变成部分异体字、狭义异体字成为音义(或意义)不同的字、音义(或意义)不同的字成为异体字。  相似文献   
10.
异体字造成使用与传播上的讹误和混乱以及识认上的困难,但也为我们考音考义提供了更多的形体,因而在训诂方面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明本义、考文字,破通假、求词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