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67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系统科学   133篇
丛书文集   162篇
教育与普及   1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25篇
现状及发展   29篇
综合类   504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0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37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39篇
  2009年   364篇
  2008年   333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180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1篇
  1994年   81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5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搪瓷制品鳞爆缺陷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重点。为提高搪瓷用钢的抗鳞爆性能,非常有必要了解搪瓷层的鳞爆机理。综述了国内外研究鳞爆机理以及氢扩散影响因素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SMA和隅撑支撑(KBF)分别为近些年发现的有超弹性力学性能的一种金属材料和新型结构框架,并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应用在了很多的工程试验中。以此为基础该文的主要研究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实验模拟SMA阻尼器隅撑构件的耗能以达到结构减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宽带中重要的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状况,目前常用的接入网系统以及支持宽带接入网发展的主要技术选择,并对各主要技术选择进行综合比较。  相似文献   
4.
2001年2月,闸北区在全市中心城区率先建成覆盖区委、区府、区人大、区政协及全区各部门的政务光纤宽带网络。该网络的建成,使闸北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同时也标志着闸北区三级宽带政务信息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IPTV的基本概念、特点、用途,简单阐述了IPRV在国内和国际的发展状况以及它给现代人生活带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低碳调质高强度钢中添加硼对焊接冷裂敏感性的影响较少有人研究,并存在两种不同意见.本文对含硼量分别为0.005%,0.0014%,0.0028%,0.0035%的12Ni3CrMoV调质高强度钢焊接冷裂敏感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1.插销试验临界应力:含硼钢比无硼钢(含硼0.0005%)高;含硼钢中,临界应力按含硼量0.0014%,0.0028%,0.0035%的顺序递减.2.扫描电镜断口分析:无硼钢有沿晶断裂区、准介理断裂区和韧窝断裂区.含硼钢没有沿晶断裂区,只有准介理断裂区和韧窝断裂区.3.焊条未烘干时,无硼和含硼钢的插销临界应力都降低,无硼钢沿晶断裂区扩大,含硼钢仍无沿晶断裂区.4.硼在HAZ粗晶区中沿奥氏体晶界形成偏聚带,硼相主要沿奥氏体晶界呈不连续点状析出.含硼愈多,沿奥氏体晶界偏聚和硼相析出也愈多.5.C.D.Beachem提出的断口形貌发展过程示意图可以解释无硼钢断裂,不能完全解释含硼钢断裂过程.6.裂纹敏感性成分Pcm值表达式中,硼项系数为" 5"值得商榷.就本文钢材而言,硼项函数应为"负变数".本文对含硼钢延迟裂纹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电力专用通信网在电网发展和国家通信网中的地位及作用,针对当今世界通信技术的五种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电力通信网的状况和不足,提出了我国电力通信网的发展目标及要求。  相似文献   
8.
9.
根据完全剪力连接的连续组合梁桥的构造特点及各部分受力机理,做出合理假设,提出分层平面框架计算模型该计算模型用于沈阳市东西快速干道工程某段连续组合梁桥,计算值与静载试验实测值非常接近,证明了本计算模型用于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正确实用的.  相似文献   
10.
极低硫钢的精炼脱硫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影响脱硫反应限制性环节的分析,将持续接触和瞬时接触两种反应模式综合考虑,建立了精炼脱硫动力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室"极低硫钢精炼脱硫"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