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90篇
系统科学   437篇
丛书文集   294篇
教育与普及   106篇
理论与方法论   93篇
现状及发展   24篇
综合类   741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90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43篇
  2013年   421篇
  2012年   510篇
  2011年   568篇
  2010年   610篇
  2009年   676篇
  2008年   732篇
  2007年   742篇
  2006年   449篇
  2005年   443篇
  2004年   407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77篇
  2000年   173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纯粹学术导向开展学科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呼唤我国学科建设以服务需求导向进行学科建设,即从认识世界为圭臬的"形而上"转向服务国家及经济社会为圭臬的"行而上".有鉴于此,需要树立服务需求导向的建设理念,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并从评价主体、参与方式、评价指标等构建服务需求的学科评价新机制.  相似文献   
2.
汪野亭研究     
主持人语:"珠山八友"全面地继承了浅绛彩文人瓷艺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并通过粉彩这一艺术形式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瓷器制作工艺。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美学特征和瓷艺装饰与瓷画并存的审美特征,同时在风格上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本期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汪野亭同邓碧珊及程意亭在瓷绘创作方面的审美异同。一篇通过对汪、邓两人在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的共同追求以及他们在绘画中对待"形"与"意"的不同的侧  相似文献   
3.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的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美的音乐、优秀的音乐作品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提高他们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从而去创造美的人生,美的世界,使他们成为情操高尚、趣味高雅的人。  相似文献   
4.
小户型项目的“小”,不只是物理面积上的“小”,应该有更多的含义,比如“理性”、“经济”等等。  相似文献   
5.
李旭 《吉安师专学报》2004,25(B12):15-17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开始独立,具体表现在文笔说的变迁、对文体特征进行探讨、文体分类趋细和永明声律论的创建这几个方面。文体独立的原因与魏晋时期审美意识的变化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审美心理结构的变化和审美风尚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陈海燕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4):174-174,169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提出了对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观念,阐述了文学世界里的审美之路一般所涵盖的具体内容,即发掘形象美、体会意境美、感知色彩美。  相似文献   
7.
张笑 《科技信息》2004,(1):54-55
人们购买商品得到其使用价值,是政治经济学中不变的定律。艺术品的买卖也不例外,但艺术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往往在买主的心理需求领域发挥作用。它可以让人产生超越现实的幻觉它使欣赏者产生喜悦、悲伤、舒畅、压抑、兴奋等各种生而为人所必需的心理感受,而这一切产生的基础.都是欣赏者从艺术品中生发的联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到《蒙娜丽莎的微笑》,人们会产生各自独有的虚幻想象,或是感觉平和或是感觉悲凉,这种感受又和现实生活中人的某种心理需求相吻合,于是艺术品为观赏者带来极大的满足。为了长久的占有这种幻觉.就产生了购买——人们由艺术品的欣赏者变成了收藏者。  相似文献   
8.
郝萍 《河南科技》2006,(7):22-23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科学创新理所当然是时代的宠儿,科学与艺术看似是两个独立的学科,殊不知他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艺术对于科学家的心智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重视,通过审美教育促进科学的进步与创新,当代审美教育“以美促创”的新内涵、新功能亦成为当前审美教育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山水诗中,杨万里将自己的主观精神性内容灌注于自然万物,重新构建了以我为本位、代物言心的新型物我关系,开拓了山水诗独特的审美境界,为我国山水诗的发展作出极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记得读高中时,有一首校园流行歌曲,歌中唱到:“生活需要七色阳光,青少年就要放声歌唱……。”那时感受特别深,它代表了新时代青少年学生心灵肺腑的呼声。现在,我自己为人音乐老师,再细细咀嚼、品味这首歌曲,觉得自己有许多话要讲……下面。就此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