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80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师和声课的教学改革,应在传统的四部和声写作之外,增设多声部合唱写作,钢琴伴奏织体写作,流行音乐和声编配等内容,加强键盘和声,民族调式和声教学以及对中外名作的和声;加强该学科与“视唱练耳”等相关学科的联系,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和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合唱艺术的状况令人忧喜半参.从发展的角度看,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应立足弘扬民族文化,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合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初中学生中广泛开展大合唱活动,可以使初中学生接触这种和谐的多声部音乐,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情感,从而形成和谐的人格。可以说大合唱不但能提高的学生音乐水平、音乐理解力、感染力,还可以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4.
张雅琳 《科技信息》2010,(12):I0281-I0281,I0283
手风琴伴奏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如何更好的表现音乐、烘托气氛,一直是手风琴伴奏者追求的目标。本文作者力图从伴奏织体的编配和节奏型的选择两个方面,阐述手风琴伴奏在合唱、独唱中,因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而达到具体的目标。谨以此文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王可为 《科技信息》2013,(24):294-295
《忆秦娥·娄山关》是作曲家田丰完成于1971年的大型交响乐合唱作品《为毛主席诗词谱曲五首》中的一首。对曲式与调式的继承发展、京剧元素与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等特色使其成为中国合唱史上出色的作品。本文通过对作品进行理论分析,探究作品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群众合唱已经从过去追求声音响、气势大,发展到今天讲究合唱的艺术性;追求音色优美和声音的和谐统一;注重音乐表现深刻细腻,审美理想发生了质的变化。本论述选取了部分典型的中外合唱作品结合实践对乐曲创作背景、演唱、速度、力度、节奏、指挥手势等方面做了详细分析描述;突出了合唱在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及作品的...  相似文献   
7.
李艳丽 《科学之友》2010,(7):141-142
合唱是教学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审美力和高尚情操的艺术形式。文章从培养合唱意识、激发合唱兴趣、提高合唱能力入手,重视基础训练、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8.
合唱音准是合唱艺术中最基本的要求。本文试图从音律的角度出发,以三律活用,调动听觉,协调解决,寻求共鸣的方法对合唱音准的判断依据、常见误区以及实现途径等方面提出思考,并进行一定的理论探索与阐述,以期对合唱艺术实践提供相对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加强,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合唱艺术是初中阶段普遍开展的艺术活动之一,作为一种有效地艺术训练手段,其一直成为丰富校园艺术文化和培养学校声乐专长学生的有效媒介。初中阶段的学生是“青春危险期”的过渡时期,通过合唱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性情、好恶的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学生在这个阶段正好处于变声期的关键时期,而有些青少年却在变声期因发声法的不当而造成“破嗓子”的终身遗憾,许多教师对中学生变声期的特殊阶段不够重视,一度追求高音,声音的浑厚和音量,由于不良歌唱习惯和方法会导致声带受损,因此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并了解变声的原因、状况、现象,及如何实施变声期歌唱教学训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歌唱意识,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让变声期的学生尽情歌唱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周东恩 《科技资讯》2011,(9):200-201
在群众合唱快速发展的同时,人员年龄及性别构成不均衡、群众合唱理念意识不强、合唱基础薄弱等问题也成为了阻碍群众合唱艺术向更高水平发展的瓶颈。为推动群众合唱艺术活动的健康蓬勃发展,我们要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群众合唱艺术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