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0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了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作为汽油清净分散剂的合成工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配料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热加合反应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配料比。最佳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230~240℃、反应时间为14h,聚异丁烯与马来酸酐配料比为1:2。对合成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双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4种产物做了滤纸分散和金属表面氧化结焦实验,对其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具有较好的清净分散效果,其中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的增溶率达到9.2%;4种产物在铜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小,在钢板上的氧化结焦率都比较大。此外,还考察了不同浓度的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TA)和单聚异丁烯琥珀酰亚胺(TEPA)对增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浓度为3mg/g时增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低聚丙烯酸钠用于纳米氧化锌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低聚丙烯酸钠对纳米氧化锌进行表面改性,通过对6种不同的分散剂分散效果的比较,研究了低聚丙烯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的稳定性;并利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水分散体系的形貌。结果表明,低聚丙烯酸钠表面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的稳定性比其它分散剂分散效果好的多,其水分散性体系的形貌为单包敷结构的珠链状纳米粒子;同时认为低聚丙烯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锌水分散性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3个方面,即纳米胶粒间的排斥力、低的表面张力、高的空间位阻,并提出了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3.
镍—纳米A12O3复合电镀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研究了镍—纳米氧化铝复合电镀的配方和工艺条件,考察了纳米微粒的用量、分散剂、分散方法、pH、电流密度、施镀条件等因素对施镀工艺和镀层外观的影响。通过正交设计法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pH=4.5,t=60℃,电流密度J≈3.2A/dm^2。  相似文献   
4.
SiO2/EPDM复合材料微观形态与动态力学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DMTA方法研究了分散剂、硅烷偶联剂以及二者并用对二氧化硅增强乙丙橡胶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和橡胶加工分析仪测试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和填料在基体中形成的填料网络结构,利用结合胶测试研究了复合材料中填料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实验结果表明:按照空白样和采用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分散剂+硅烷偶联剂对SiO2进行表面处理,填料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程度提高,填料填料的相互作用逐渐弱化,填料网络结构逐渐减弱,橡胶复合材料在低应变下的储能模量逐渐降低,抗滚动阻力性能逐渐提高。同时,结合胶含量逐渐提高,玻璃化转变峰逐渐变宽,复合材料的抗湿滑性能逐步提高分散剂与硅烷偶联剂并用改性二氧化硅对橡胶复合材料性能提高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煤质分析,挑选出了适合宁东甲醇厂德士古水煤浆(CWS)加压气化工艺的宁东地区原料煤——羊场湾矿,遴选出了适合羊场湾矿煤制水煤浆的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同时考察了不同来源木质素磺酸盐分散剂对该水煤浆的粘度影响规律,并确定了分散剂最佳掺量为1%.  相似文献   
6.
从实验及原理上说明了卵磷脂是优良的磁粉分散剂。提出了实验上确定卵磷脂最佳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嵌段共聚物PS-b-PAA的合成及其分散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苯乙烯和丙烯酸为单体,二硫代苯甲酸苄酯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作为引发剂,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分散剂聚苯乙烯-b-聚丙烯酸(PS-b-PAA),探讨了影响聚合反应的主要因素,用GPC,IR,1H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RAFT法制得的共聚物分子量分布为1.1~1.3,聚合反应在80℃下24 h内转化率达95%.进一步的分散性能研究表明,超分散剂PS-b-PAA对S iO2粉体在水中有着较好的分散效果.  相似文献   
8.
以马来酸酐和呋喃为原料,经Diels-Alder反应、酯化/酰胺化后合成了柴油蜡晶分散剂3,6-氧桥-1,2,3,6-四氢苯-1,2-二甲酸高级酯/酰胺。酸值测定表明,该合成方法的产率超过90%。对大庆0^#柴油的冷滤点测试表明,该醋晶分散剂与低相对分子质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复配效果较差,而与改性的聚丙烯酸高级醇酯二元复配后,可以降低冷滤点7℃,表现出了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以水做溶剂,采用自制催化剂合成马来酸酐(MA)-丙烯酸(AA)二元共聚物.研究了单体配比、引发剂用量、聚合反应温度和聚合反应时间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共聚物具有较强的螯合Fe^3+,Ca^2+的能力,而且易于生物降解,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螯合分散剂.  相似文献   
10.
嵌段型超分散剂PSE是一种新型、高效分散剂.作者通过吸附等温线、红外光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及理论计算,研究了PSE在SiO2和滑石固/液界面的吸附特性及吸附形态.研究结果表明,PSE在SiO2表面发生了化学吸附,其作用模型为SiO2表面的-OH与PSE的硅醇基化学键合形成桥氧键;PSE在滑石解离面的主要吸附机理是PSE的硅醇基与滑石解理面上的氧原子形成氢键;当PSE浓度低时,超分散剂PSE在颗粒表面发生多位吸附,即锚固段和溶剂化段同时吸附在颗粒表面;当PSE浓度高时,超分散剂PSE锚固段卧式吸附在颗粒表面,溶剂化段伸入水中,属于单层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