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超声辐射分子碘催化下,以芳香乙二醛和苯硫脲为原料,一步合成1,5-二芳基硫代乙内酰脲.考察了反应物配比、超声辐射功率、辐射时间等对反应的影响,得到了较佳的工艺条件:芳香乙二醛和苯硫脲、碘的投料比为1.1:1.0:0.02;超声辐射功率为400W,辐射时间为40-45min,产物收率可达80%~95%.产品经1R、1HNMR、MS表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复合萃取剂醋酸乙二醛三元体系在 2 5℃时的液液相平衡关系 ,通过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了两平衡相中醋酸的含量 ,用浑浊法测定了体系的分层曲线 ,并绘出了三元相图。从三元相图看 ,复合萃取剂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  相似文献   
3.
陈保锋  梁素华  章欢  曾梅  刘云 《江西科学》2010,28(4):461-465
运用基因芯片研究甲基乙二醛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原代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诱导组以终质量浓度为0.1 g/L的甲基乙二醛刺激培养细胞,对照组不含甲基乙二醛。24 h后收获细胞,提取mRNA,逆转录cDNA时用Cy3和Cy5荧光染料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和分析。芯片检测结果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验证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有18条基因显著差异表达,其中上调基因有11条,下调基因有7条,差异性表达的基因按功能可分为程序性细胞死亡、信号转导、细胞因子、代谢酶类、载体蛋白和未知基因等。与程序性细胞死亡、信号转导和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是甲基乙二醛通过线粒体信号通路,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程序性细胞死亡,破坏牙周组织增生,从而导致牙周病发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乙醛和乙二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醛与水合肼反应生成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可间接分析乙醛和乙二醛的含量。成腙条件为n(醛基)?n(肼)≤1?2,pH值为5.5(用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调节),温度为60℃,时间为50 min,检测波长为230 nm和280 nm。测得230 nm和280 nm处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50%和1.89%,乙醛和乙二醛的平均回收率分别约为103.53%和97.14%。该方法可用于乙醛硝酸氧化法制备乙二醛中乙醛和乙二醛含量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选取壳聚糖-戊二醛共价法对黄孢原毛平革菌所产的木素过氧化物酶(LiP)和乙二醛氧化酶(GLOX)同时进行了共固定化研究,LiP和GLOX的酶活回收率分别达到了81.4%和45.2%。实验表明:采用先活化载体后共价结合酶的固定方法比活化载体-酶固定化同时进行效果好;在选择活化剂种类上,戊二醛优于乙二醛和不加活化剂;最佳加酶量为30ml/0.4g载体;最佳戊二醛浓度为0.2%;戊二醛最佳固定化时间均为10h。  相似文献   
6.
城市大气中甲醛来源分析的示踪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醛是城市大气中浓度水平最高的含氧挥发性有机物。甲醛在城市地区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一次来源及大气光化学反应二次来源。然而,目前识别甲醛一次和二次来源的研究开展得较少。基于大气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示踪物的统计分析方法,是大气甲醛来源分析的新进展。作者介绍了采用示踪物估算城市大气甲醛来源贡献的技术方法和初步结果,并针对示踪物的特点讨论了该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乙二醛阳极氧化制乙醛酸过程的化学分析方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乙二醛阳极氧化制乙醛酸的电解液可用简便的化学分析法测定,其中草酸的定量可用钙盐沉淀后用高锰酸钾法测定;乙二醛的定量用坎屁查罗反应后用标准酸测定;醛总量用亚硫酸纳法测定,乙醛酸的定量用醛总量减乙二醛的量。  相似文献   
8.
溶剂萃取法回收稀醋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烷基(C_(7~9))胺(N_(235))、磷酸三丁酯(TBP)及其混合溶剂在稀溶液中萃取醋酸及醋酸与硝酸、甲基丙烯酸的行为和性质,测定并关联了液液平衡数据。从醋酸水溶液和乙二醛氧化液中回收与除去醋酸用N_(235)-TBP混合溶剂较好,处理甲基丙烯酸的废水溶液用TBP较好。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配比,20%(v)N_(235)-80%(v)TBP;温度,298K;平衡时间约30s;相比为1;四级逆流萃取。溶剂用真空精馏法回收。研究了TBP萃取醋酸的机理,得到萃合比为1及萃合物结构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流延成型法以乙二醛作为交联剂成功制备了明胶/聚乙烯醇复合膜,考察了交联剂浓度、交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pH等对共混膜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交联剂用量对复合膜溶解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0℃左右,复合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而断裂伸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随着乙二醛用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呈现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断裂伸长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随着交联时间的增加,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在pH值为3时,复合膜具有较大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而pH值为4和5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基本上都处于最低值。  相似文献   
10.
一种催化氧气氧化乙二醛制备乙醛酸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氧化氮(NOn,n=1,2) 催化氧气氧化乙二醛制乙醛酸的方法,讨论了反应机理.当催化剂用量在0.13~0.15 mol(每1 mol乙二醛),原料乙二醛的质量分数为25%,酸性介质使用Lewis酸0.11~0.13 mol(每1 mol乙二醛),反应温度40~50 ℃,氧气压力为0.5 MPa时,乙二醛转化率达到98.7%,氧化选择性79%,产率78%.这种方法与硝酸氧化法相比,较为安全、经济且具有环境污染小的特点,有工业化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