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15篇
丛书文集   181篇
教育与普及   10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5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474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72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314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465篇
  2007年   446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323篇
  2003年   313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98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65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方绘画艺术历经千年演变,在思想和技法上已各成体系,分别代表各自民族文化的审美主张,并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化。文章结合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在审美意境上的差异,通过对比9世纪中国画家郭熙和19世纪俄罗斯画家列维坦的艺术成就,分析中西方绘画所采用的不同透视观察方法,研究中西方艺术家在世界观和审美取向上的差别,阐释中西方艺术品鉴标准。客观理解中西文化艺术差异,对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共生、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冰雪作为传统的审美元素符号,在张岱诗文中呈现出多样的审美形态,具有自然属性与精神属性。张岱赋予冰雪意象双重美学意蕴,冰雪即是他审美趣味与精神品格的外化,又是他避兵山居时悲凉心境的写照。国破家亡前后时代语境的剧变造成张岱对冰雪审美倾向的差异,而这种审美反差折射出他不可言状的黍离之悲。  相似文献   
3.
汪野亭研究     
主持人语:"珠山八友"全面地继承了浅绛彩文人瓷艺家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旨趣,并通过粉彩这一艺术形式弘扬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瓷器制作工艺。他们的作品中呈现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美学特征和瓷艺装饰与瓷画并存的审美特征,同时在风格上又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在本期研究中,我们主要研究汪野亭同邓碧珊及程意亭在瓷绘创作方面的审美异同。一篇通过对汪、邓两人在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的共同追求以及他们在绘画中对待"形"与"意"的不同的侧  相似文献   
4.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行为的关键因素是就业观念,"95后"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有效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家长要主动转变就业观念,发挥前喻文化的引导示范作用;学校要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指导体系,鼓励并喻文化的实践导向;公众应理性看待慢就业,接受后喻文化的反哺教育。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待出版的《汉语文化学习词典》中收录的观念词为研究素材,探讨观念词的释义理念、释义方式,提取恰当的释义参数,构建完整有效的释义模式。根据基义内部义素的层级结构和框架语义学,为观念词设置合理的释义参数并建立有效的释义模式。将观念词进行详细分类,按照不同的小类提取释义参数,建立释义模式。观念词的释义要最大程度地满足学习者对于学习汉民族文化的需求,遵循同场同模式原则,顺应学习者的认知过程,以充分发挥文化词典的工具效能。  相似文献   
6.
当前,伴随城镇化建设所产生的各种生态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士开始关注如何实现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过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的生态美学观点由此产生并得到重视,这是生态美学的新规约,也是当代美学适应现实发展的重要表现。本文通过分析当代人类居处的生态诉求,解读生态美学对城市生态学的发展意义;并结合我国开展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探讨城市生态美育观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然事物的情感表现性产生于人类与大自然事物生命情调上的相似,自然事物的形式美因素以及人类情感形式与自然物在“力的图式”上同形同构。  相似文献   
8.
关于在实验课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创新素质则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如何在高校的实验课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值得思考,应该转变学生与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构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具有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应始终坚持为经济发展建设服务,依托于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10.
陈笑琴 《龙岩学院学报》2004,22(Z1):108-108
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能付诸实施和取得最终胜利的保证.教师素质的提高主要包括了思想观念的更新,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拓广,以及对新教育的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