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17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65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53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大学文化角度解析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学文化的角度来解析香港科大的硬件、软件、目标诸方面,建立严格的制度以保证文化的传承和内化,使得师生共同努力,从而形成香港科大独特的大学文化,保障了他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及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应用人才。其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应始终坚持为经济发展建设服务,依托于经济,服务于经济,服务于社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教育部确定的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十四所高等学校的基本状况、办学历史、办学特色等做了比较并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4.
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步形成共识,即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发展,经济繁荣的重要基础和柱石。职业技术的特色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围绕职业技术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联系提出如何在学校课程改革方面有所突破,并积极倡导职业技术的特色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出了怎样体现职业技术的特色教育的诸多方面,并强调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如何从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规格与市场要求出发,来思考问题,并形成与一般学校不同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思路,办学途径及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小溪塔高中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育人观,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办学宗旨,树立“致力学生终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质量生命线和安全保障线两大主线,坚持走以人为本、以德为纲、以法治校、以质兴校的办校之路,形成了敬业、爱生、善导、博学的教风,勤学、多思、严谨、创新的学风和求真、务实、文明、奋进的校风。[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考察了斯泰福大学的管理架构与办学特色,认为英国地方大学的崛起与发展,是英国高等教育体系朝着应用型、现代化方向转变的重要举措,其做法和经验对我国同类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必须抓好专业建设、内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办学特色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中要处理好数个关系;内部管理要规范教学过程管理,依法办学,规范议事制度;办学特色需注重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夏一方 《科技信息》2007,(35):43-43,6
文章介绍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师资队伍的团队协作精神,"无界化"的教育思想和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院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日新 《科技信息》2007,(24):201-201
由于区域、经济、文化等差异,山区的高职院校面临着教育资金短缺、教学设备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广东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克服了建校时间短、资金短缺、基础薄弱等困难,办学规模、教育质量均实现跨越式发展,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参与"适合山区高职院校发展的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是: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实施,在积极参加科技服务与开发的同时,分期分批将中青年骨干教师送到生产一线去锻炼;结合学校的重点专业建设培养学科带头人;积极引进生产一线技术人才,改善教师队伍的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