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5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
悬浮聚合合成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在有机溶剂中碱性水解得吸水凝胶.研究了引发剂用量、MA比例和酸化度对悬浮聚合及凝胶的吸水性能的影响.发现这种无交联剂的水凝胶吸水率可达800mL/g.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AA)及丙烯酸甲酯(MA)为接枝模型单体,以接枝率、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黏度、黏度热稳定性和黏附性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Ce(NH4)2(NO3)6,FeSO4/H2O2,KMnO4/C6H8O7,K2S2O8/Na2S2O3,(NH4)2S2O8/NaHSO35种引发体系对淀粉的接枝引发作用,评价了它们作为接枝淀粉浆料引发剂的优劣,为进一步改善接枝淀粉浆料的使用性能奠定基础,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NH4)2S2O8/NaHSO3和FeSO4/H2O2是性价比较高的引发剂,可以作为接枝淀粉浆料的引发剂.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年来,乙烯基类单体与各类淀粉接枝共聚反应规律、产物性能以及开发应用的研究,在国外文献中已有不少报导,但在所选择的单体中,丙烯腈应用最多,而丙烯酸酯类单体与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研究报导甚少。Brockway等以及Goni等人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规律。Dennenberg等及Fanta等人简略地报导了丙烯酸甲酯在Ce~(4+)离子的引发作用下,与淀粉的接枝共聚反应,前者还报导  相似文献   
5.
M+/SiO2型强碱性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醋酸甲酯、甲醛为原料合成丙烯酸甲酯为探针反应,利用微反色谱实验装置,经过大量实验筛选出具有催化作用的K /SiO2型、Li /SiO2型碱性催化剂,其酯化率效果较好,并对其比表面积(BET)、孔径分布进行了表征和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聚合物的链结构、聚集态和纳米材料等方面介绍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丙烯酸甲酯在丙烯腈共聚纤维热稳定化过程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丙烯酸甲酯作为丙烯腈的共聚组分,主要起着延缓氰基环化反应的作用。同时,丙烯酸甲酯的存在对提高聚丙烯腈预氧丝的皮层含量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大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苯酚的吸附等温线,利用热力学函数关系计算了吸附热,推测出吸附过程为氢键吸附。通过比较大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苯酚、邻苯二酚及间苯二酚的吸附性能的差别,进一步证明了大孔交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对酚类物质的氢键吸附机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线形的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测定了共聚物样品的特性粘度,用FTIR和^1HNMR对共聚物进行了分析。用溶液成膜法研究了这类共聚物与酚氧树脂的共混相容性。DSC的结果显示:该共聚物仅和酚氧树脂部分相容,丙烯酸羟乙酯单元对丙烯酸甲酯与酚氧的相容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系列线形的丙烯酸羟乙酯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测定共聚物样品的特性粘度,用FTIR和1HNMR对共聚物进行了分析.用溶液成膜法研究了这类共聚物与酚氧树脂的共混相容性.DSC的结果显示:该共聚物仅和酚氧树脂部分相容,丙烯酸羟乙酯单元对丙烯酸甲酯与酚氧的相容性无明显影响.表明侧链导入羟基并未增加丙烯酸甲酯对酚氧树脂的氢键特殊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