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8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16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总结了国外2000年以来在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了近几年在改善冷轧无取向硅钢磁性能方面的关注点。其中除了新型制造工艺的发展以外,微量元素调整、变形及再结晶规律研究、织构的控制等是无取向电工钢研究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报导了有机阳离子聚和物(氯化N,N—二甲基二烯丙基铵—二氧化硫)的合成方法,并对其作为粘土稳定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共聚物稳定粘土的能力高于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同类聚合物TDC。  相似文献   
3.
绿豆子叶衰老过程中线粒体膜对几种氨基酸的透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线粒体膨胀技术就不同衰老程度的绿豆子叶线粒体膜对氨基酸的透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绿豆子叶的衰老,离体线粒体膜在脯氨酸、丝氨酸和甘氨酸等渗溶液中的膨胀率从2d龄至5d龄子叶逐渐下降,5d龄时,线粒体结构与功能已受到明显破坏,文中对膨胀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粘合衬与粘合工艺对服装透气性、透湿性及透水性影响的规律。得出服装的舒适性虽由面料决定,但辅料(粘合衬)的影响也不可忽视。粘合衬的涂胶种类,粘合衬本身的透气性与透湿性,以及非织造粘合衬底布的单位重量,机织粘合衬底布的覆盖系数等,均对服装舒适性有影响,从而为衬料的选择,以及粘合工艺参数的设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用涂层的高温透气性的变化率评价涂层自愈合性的实验方法,研究了涂层高温自愈合能力的可能性,并用该方法研究了玻璃质涂层的高温自愈合性能.  相似文献   
6.
颗粒形状对砂土结构及其宏观性质有显著的影响。为探究颗粒形状对砂土结构及渗透性的影响规律,选取玻璃珠、石英砂及玻璃渣3种颗粒形状各异的砂土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高分辨率三维X射线显微镜(CT)进行精细扫描,重构了砂土三维结构模型。选取了颗粒伸长率、扁度、球度、孔隙比表面积等形状参数统计分析得出整体形状参数(OR),将OR引入Kozeny-Carman(K-C)方程得出考虑颗粒形状特征的砂土渗透系数的预测方程。室内柔性壁渗透试验表明砂土颗粒的整体形状参数(OR)越小(即颗粒形状越复杂),砂土的渗透性能越差,引入整体形状参数(OR)的K-C方程对砂土渗透性能的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多碎石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采用不同矿料组配条件下的沥青混合料类型,进行低温抗裂性、高温稳定性、路面渗水和路面抗滑性等项路用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矿料组配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变化显著,其中多碎石沥青混合料因其良好的矿料级配组成,使其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质。  相似文献   
8.
从正常服役状态的角度,对粉煤灰混凝土的渗透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以受压构件作为材料受力状态的模拟对象,考察了非破坏振动环境对粉煤灰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发现非破坏振动作用虽不引起材料宏观强度上的破坏,但将使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劣化,并且分析了混凝土抗渗性能劣化的原因.对比研究了不同粉煤灰掺量在非破坏振动环境中的抗渗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当粉煤灰掺量(粉煤灰质量/(水泥质量 粉煤灰质量))从10%增加至20%时,抗渗性能的提高比较显著,当粉煤灰掺量超过20%后,粉煤灰的增加对抗渗性能的提高作用减小;具备抗非破坏振动特性的高性能混凝土的粉煤灰掺量应该大于20%.  相似文献   
9.
特低渗储层应力敏感性及对油井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长6某特低渗储层进行了系统的应力敏感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该特低渗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程度在26%~80%的范围,岩石的渗透率越低,应力敏感性越强;原始条件下地下渗透率明显小于地面渗透率,它们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储层岩石应力敏感伤害后,储层岩石的渗透率不能立即恢复,最终渗透率恢复率在68.6%~100.0%,岩石渗透率越高,渗透率恢复值越大;当岩石的渗透率小于0.5×10-3μm2时,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明显增强.模型预测表明,当地层压力降低5MPa时,该储层岩石的应力敏感性对油井产量的影响在8.6%~35.7%,渗透率越低下降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10.
低速非达西渗流储层产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低渗透油藏低速非达西渗流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具有启动压力影响的不稳定产能评价方法,实现了将地层参数代入相关方程计算产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不稳定IPR曲线,对于工业油层预测了生产时间为180天时油井的极限产量(流压为0.101MPa时的产量),对这类井的开发投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