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2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合成了铕-联吡啶的二元配合物Eu(bpy)2(NO3)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用Nafion将Eu(bpy)2(NO3)3(H2O)2修饰于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讨论了介质、pH对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推测了Eu(bpy)2(NO3)3(H2O)2电化学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没有共反应试剂存在的条件下,Eu(bpy)2(NO3)3(H2O)2在pH 8.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较强的电化学发光,其发光体可能为Eu*(bpy)2(NO3)3(H2O)2.  相似文献   
2.
生物活性物质的电致化学发光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电致化学发光是通过电极上直接或间接发生的电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化学发光,因此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是在化学发光和电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析技术。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不但保留了化学发光分析和电化学分析固有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优点,如所发生的化学发光反应易于控制;方法更灵敏,更具有选择性;可以获得更多的化学信息;扩大了化学发光方法可检测的范围;更易于与现代分离技术联用。生物体中很多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电活性,因此用现代电化学技术研究其电化学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生物体中的生物活性物质通常浓度很低,并且成分复杂,因此分离检测生物体中生物活性物质非常困难。由于电致化学发光检测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特点,无疑是检测生物体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强有力工具,如果它能与HPLC、CE及FIA等现代分离技术相结合,将表现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采用循环伏安技术,系统地研究鲁米诺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探讨其可能的电化学发光机制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通过调节电位扫描范围可以有效地增强鲁米诺的电化学发光强度,提高其发光稳定性。基于鲁米诺在所选电位范围内强而稳定的EC L发光性质,建立了一种简便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并将其用于检测C u2+和多巴胺,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石墨相氮化碳纳米薄片(g-C3N4NSs)具有优良的电化学发光(ECL)性能和良好的成膜特性.以g-C3N4NSs作为ECL材料,利用其良好的成膜性能将其固定在玻碳电极(GCE)上,再以毒死蜱(CPF)作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作功能单体,通过分子自组装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将该聚合物引入g-C3N4NSs修饰电极,构建了一个MIP-ECL传感器.除去模板分子的传感器能够选择性识别CPF,利用CPF对g-C3N4NSs ECL信号的淬灭作用实现了CPF的高灵敏、高选择性检测.传感器对CPF的线性响应范围是1.0×10-8~1.0×10-4mol·L-1,检出限(LOD)是5.0 nmol·L-1,用于蔬菜中CPF残留量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应用自制的ECL-1型电致化学发光仪,对新试剂6-(2-羟基-4-二乙基氨苯偶氮)-2.3-二氢-1,4-酞嗪二酮(HDEA)在Na2CO3-NaHCO3缓冲介质中的电化学发光行为作了研究.结果发现,当介质pH值为 10.54时,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施加 1.7V (VS.SCE)三角波脉冲电压,体系的发光强度与HDEA浓度在5.0 × 10-9~1.0×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反应的检测限达1.0×10-9mol/L.  相似文献   
6.
电化学发光测定污水中的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的荧光素电化学发光体系并应用于废水中铜含量的检测.对检测条件,如施加电位、溶液pH、表面活性剂等因素进行了优化,得到了最佳实验条件.对多种金属离子和阴离子是否具有增敏或抑制电化学发光作用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只有铜离子(Ⅱ)显示了明显的增敏作用.根据以上现象建立了一种选择性好、不需要样品预处理直接检测水样中铜离子含量的简单分析方法.将样品分析结果与ICP-AES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照,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综述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根据标记物的不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主要分为三大类: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引用文献89篇。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近几年纳米粒子参与的以及纳米粒子修饰电极上的电致化学发光研究的进展情况,评述了金纳米粒子参与的液相电致化学发光与化学发光以及金纳米粒子修饰电极上的电致化学发光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纳米粒子参与的电致化学发光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合成了铕-联吡啶的二元配合物Eu(bpy)2(NO3)3(H2O)2,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用Nafion将Eu(bpy)2(NO3)3(H2O)2修饰于金电极上的电化学发光行为.讨论了介质、pH对该体系电化学发光性质的影响,推测了Eu(bpy)2(NO3)3(H2O)2电化学发光的机理.结果表明:在没有共反应试剂存在的条件下,Eu(bpy)2(NO3)3(H2O)2在pH 8.0的硼砂缓冲溶液中可以产生较强的电化学发光,其发光体可能为Eu*(bpy)2(NO3)3(H2O)2.  相似文献   
10.
采用蓝色荧光有机染料DSA-Ph作为客体材料,将其掺入主体材料BUBH-3中,制备了高效率色稳定的单发光层掺杂结构的蓝色有机荧光器件.当DSA-Ph掺杂质量比为3 wt.%时,器件的最大电流效率4.17 cd/A,对应色坐标为(0.161,0.286),亮度为5 038 cd/m2.当电压为14 V时,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6 160 cd/m2.另外,亮度从907 cd/m2增加到14 680 cd/m2过程中,其色坐标从(0.163,0.287)到(0.159,0.281),变化量ΔCIExy仅为(0.004,0.00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