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美的根源及其性质的哲学探讨》的美学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法国启蒙主义哲学家狄德罗在其著作《美的根源及其性质的哲学探讨》中对美的根源、美的本质及其对美感判断分歧的原因的分析都有独特的美学意义。他的思考和探讨有力地推动了西方美学向辩证唯物主义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狄德罗的“美在关系说”是以“唤起论”为核心的,即客观事物本身具有的关系因素唤起经过习得存在于悟性中的关系概念。“关系”一词包含四层含义:真实的关系、存在于悟性中的关系概念、悟性活动(唤起活动)或见到的关系、唤起关系的情境。狄德罗认为美的本质在关系,美可以分为能够唤起的、客观事物真实关系的真实的美;已经唤起的、见到的关系的见到的美。在狄德罗看来,真实关系的真实的美和见到的美一样都是和主体相关,因此狄德罗从主体出发探究产生美的判断分歧的原因,并站在知识启蒙的立场为厘清和矫正美的判断分歧提供了根据。  相似文献   
3.
狄德罗和康德都提出了著名的“哲学的耻辱”说,即哲学或人类的理性不能从认识论上证明外部世界的存在。贝克莱明确反对物质的存在,认为“物质是虚无”。贝克莱反对物质的存在是因为他认为“空间”是主观的、相对的观念,没有物质的存在之所。康德则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批判,主张有“主观的”但是“绝对”的空间,从而为现象和本体(“物质”)留下了存在之所,证明了外部世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