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4 毫秒
1.
中国直销正值懵懂之际,却有业界一帮闲杂人等趁机跳将起来,或以“秘方”示众,或以神秘自居,最后搞得大家反而一头雾水,不知所以。在这般矫揉造作的环境中,笔者突然感到真正大成者的可贵。40年前曾读过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写的《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的书,讲的是怎样在做学问上走一条学以致用、神奇化易的踏实之路。该书靡页上华罗庚题写的一首平实无华的诗,我一直记忆犹深,愿与从事直销事业的伙伴分享: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华罗庚的数学思想,讨论了华罗庚研究数学的特点,探讨了华罗庚的数学思想、数学观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3.
显式给出了第四类华罗庚域HEⅣ上的Bergman核函数及其全纯自同构群。  相似文献   
4.
<正>年少时杨乐经常感叹:"我做了很多习题,接触了许多定理,发现数学中的很多定理都是以外国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难道中国人就不能为现代数学发展做出贡献吗?"1978年,外国学者以"杨-张定理"形式将杨乐的名字写进了数学书,杨乐终于实现了自己少年时的梦想,成为数学圈内家喻户晓的人物  相似文献   
5.
类似于正定阵、亚正定阵,讨论了次正定和亚次正定阵的一些性质,丰富了矩阵的理论。本文及以后的续文将讨论次正定阵和亚次正定阵的Hadamard乘积及Krenecker乘积,并将著名的华罗庚定理推广到次正定阵和亚次正定阵,从而得到了更多的有用结论。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在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由昆明迁回北平.当时清华数学系学生大增而教员奇缺,是建系以来最艰难的时期.由于系主任杨武之因患伤寒滞留昆明,聘请代理系主任及物色新系主任成为清华校方关注的重要校务.文章根据清华档案资料,详细追索了代理系主任几易其人的经过,以及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出面聘请只有初中学历而数学成就卓著的华罗庚出任系主任的史实.  相似文献   
7.
弯道的风景     
<正>"无限风光在险峰",然而有时,那美好的风景也在你感到迷茫的弯道处。当正在寻觅风景的你驻足在路口时,不要总想着笔直大道的前方风景无限,或许那充满坎坷的弯道过后正有你意想不到的美景等候着你!正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不畏前路艰辛敢于迎接挑战所赢来的明媚风光。  相似文献   
8.
计算数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在20世纪40年代末,最初只在美国与苏联等少数几个国家发展起来。中国数学界在民国时期对计算数学关注不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全面学习苏联,主动发展计算数学。受华罗庚的影响,徐利治在吉林大学积极推动计算数学专业的建立,并将它纳入《计算技术规划》当中。在吉林大学创办计算数学专业的过程中,苏联专家梅索夫斯基赫来华讲学起到了关键作用,苏联列宁格勒学派的计算数学也由此传播到中国。  相似文献   
9.
1推广优选法与统筹法的发端 华罗庚是我国自学成才的典范.一生75个春秋,为数学的发展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他既在纯理论的数学上为世界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了世界著名的一流数学家;又在数学的运用方面作出了令世人惊叹的创举.正如有的外国数学家对华罗庚教授的评价说:他拥有威仪的相貌,迷人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他用惊人的勤奋和炽烈的热情,教育他的人民运用数学;全世界没有一位数学家曾经像他这样做过,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一位数学家的演讲会有这么多的听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听众).华罗庚教授的数学普及教育思想,冲破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观念.他普及数学方法,在学术上洞察之深、选材之妙、加工之巧、表达之神,真是深入浅出之典范,造诣精深之楷模,足以堪称是世界上伟大的数学家.  相似文献   
10.
将Schur关于正定阵的Hadamard乘积的著名结果以及著名的华罗庚定理推广到次正实陈和亚次正定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