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3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高粱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7个不同品种高粱为试材,对其在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高粱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对盐分的敏感性不同,苗期比萌发期耐盐性差;品种间的耐盐性存在明显差异,杂交种与亲本相比,在萌发期和苗期的耐盐性方面杂交种明显优于亲本,说明在盐渍地上选育高耐盐性高粱杂交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假高粱(Sorghum halepense(L.)Pers.)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黑高粱(S.almum Parodi)和高粱(S.bicolor(L.)Moench)是假高粱的两种近缘种,其中黑高粱有入侵性,高粱则为栽培植物,不表现出入侵性.为了解影响植物入侵能力的生物学因素,比较了高粱属3种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细胞核、细胞大小和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结果表明,高粱染色体平均投影面积最大,其次是黑高粱,假高粱的最小;就细胞和细胞核大小而言,都是高粱最大、其次是黑高粱和假高粱;在25~35℃的温度范围内,高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速率最低,假高粱的最高.3种植物的种子(颖果)以高粱最大,黑高粱和假高粱的显著小,幼苗相对生长速率以高粱最小,假高粱的最高.3种植物的细胞分裂速率与其染色体、细胞核、细胞和种子大小存在显著相关,表明入侵性植物往往具有较小的分生组织细胞、细胞核和种子,但是有相对高的细胞分裂速率和幼苗相对干重.因此,根尖分生组织细胞学指标在高粱属植物入侵能力评估上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蓝光介导的高粱航空诱变突变体har1中胚轴伸长抑制过程中,蓝光信号途径关键组分基因SbCRY1 b、SbCOP1和SbHY5的表达水平变化,研究表明,har1对蓝光的超敏感可能与其中SbCRY1 b表达水平升高有关.外源ABA增加了蓝光对R111中胚轴的伸长抑制程度,抑制剂NAP(Naproxe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蓝光对har1中胚轴的抑制.同时,蓝光处理后har1中胚轴中内源ABA含量增加程度较R111更为显著,初步表明ABA参与蓝光介导的高粱幼苗中胚轴伸长抑制反应.  相似文献   
4.
应用2008年分布在茅台酒原料基地,海拔370~1 301m地段209个农户栽培的有机高粱产量和品质资料,采用气候曲面技术(ANUSPLI)方法得到各地段的温度、降水量和日照数据,并对各地段有机高粱产量和品质及原产地气象条件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温日较差对高粱产量、单宁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降水量对高粱产量、单宁和淀粉质量分数有显著性影响;日照时数对高粱产量、单宁和淀粉质量分数有显著影响;其中气温、降水量和日照对高粱单宁质量分数的影响都为显著负相关.气象条件对高粱蛋白质质量分数无明显影响.该文依据相关分析结果建立了气候区划指标,并做出了优质酒用有机高粱栽培基地的气候区划,其优质有机高粱栽培基地最适宜区在赤水河流域中段的贵州省仁怀市北部、西部和西南部地区,适宜区在仁怀市东部和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5.
高粱(Sorghum vulgares Pers.)叶中的纤维在发育过程中出现多个细胞核现象,细胞核的数目1~7个,一般为1~3个。这种多核纤维的细胞核形状也不同,有圆球形、纺锤形和伸长的线形。纤维中出现的多核现象是由于纤维在早期发育过程中连续进行核分裂形成的,或者是发育的分隔纤维在形成横隔前出现短暂的多核时期。除这种多核纤维外,高粱叶中还青许多具有生活原生质体的分隔纤维。  相似文献   
6.
Mutations of the first position T and the third position G in TTGACA, the " - 35" element of sorghum psbA gene promoter, were induced using chemically synthesized 20 nt oligonucleotide primer. Three mutants were produced: ATTACA, GTGACA, and ATGACA. Then the protein binding affinity of the mutants and the wild type sorghum psbA gene promoter was tested in a spinach chloroplast protein extract system. Gel retardation assay of the wild type showed a strong protein-binding band.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tein-binding band of the mutant resulting from single base mutation, ATGACA or GTGACA, showed reduced intensity, while that of the mutant resulting from double base mutation, ATTACA, showed increased intensity. It is thus shown that the " - 35" el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binding between psbA gene promoter and the specific chloroplast proteins; mutation of a single base may exert a substantial influence on the binding affinity.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粱组织培养方面研究的进展情况,高粱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的关键技术和方法,简要概括了诱导愈伤组织及建立再生体系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了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的审美价值,试图从情节、环境、人物、语言和风格五个方面对小说的审美价值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高粱(Sorghum vulgare Pers.)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功能大孢子,再经3次有丝分裂,发育成雌配子体.在雌配子体形成过程中,子房壁内淀粉的积累有一个动态的变化.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小孢子,再经有丝分裂,发育成雄配子体.在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花药壁内淀粉的积累也有一个动态的变化.大、小孢子母细胞的减数分裂,大、小孢子的产生及雌、雄配子体的形成均具有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从rbcL基因序列研究明福1号及其近似种苏丹草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对明福 1号及其近似种苏丹草的叶绿体 rbc L基因序列的测定和变异位点的分析 ,结果表明 :明福 1号 rbc L序列的 G+ C百分含量为 4 2 .93% ,而苏丹草 rbc L序列的 G+ C百分含量为 4 3.0 9% ;明福1号与苏丹草的 rbc L 序列的变异位点很少 ,仅为 4个 ,分别位于第 12 4 bp、6 41bp、84 9bp、880 bp位点上 ,总变异位点占总性状位点 (96 3bp)的 0 .4 1% ;同时 ,明福 1号与苏丹草的相似系数为 0 .997,表明明福 1号与苏丹草有极高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