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3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5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点和关键在于干部。广大干部要从传统与现代、整体与个人、大是与小非、内质与外化等关系层面的理解上,形成自觉践行荣辱观的文化自觉;要以“规矩”与“方圆”的逻辑理念构建干部新形象,即努力铸造一种内在的恪守原则性、纪律性的“内方”形象,外在的体现和谐性、团结性的“外圆”形象,以及整体优化的原则性、和谐性兼备的“方圆统一”的道德人格喻义形象。  相似文献   
2.
贤内助——贤惠能干的妻子,在“齐家”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幸福、和谐家庭是完成事业的基础。对于丈夫走上领导岗位的家庭,更有赖于一个明事理的夫人支撑家庭的稳定,经营着家庭的幸福。领导干部的家属要学习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常敲拒腐防变“警示钟”,做廉洁“贤内助”。  相似文献   
3.
如何构筑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校图书馆员要知行合一读好书、热爱本职工作、营造和谐图书馆3个方面,探讨了图书馆员如何构筑和谐的图书馆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4.
和谐校园是一个理想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大学校园的适用,阐述了广大师生通过树立社会主义荣辱现在加强认识、强化情感、坚定意志和努力实践等方面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概括精辟,寓意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树起了新标杆。作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和谐校园的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校园应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理念,通过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谐的教师队伍、和谐的干部队伍、和谐的学生群体、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校成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文明校园。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同志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这对于引导少年儿童明辨是非,培养良好的社会风范,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曹佃君  韩世勇  田涛 《科技信息》2009,(13):350-350
在公路党建工作中,必须加强党员干部对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学习,使全体党员树立科学的荣辱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公路建设中的每一项工作都能成为“民心工程”,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修建出一广阔的“民心路”。  相似文献   
8.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突出针对性与实效性这两个重点,通过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等途径,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合力,促进大学生良好品德的自觉养成。  相似文献   
9.
江西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非常宝贵的人文素材。江西红色资源具有的地域分布广阔、内容丰富而深厚、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开展,充分而巧妙地利用这些素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会使荣辱观教育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0.
岳柏冰 《科技信息》2007,(3):220-220,229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