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94篇
丛书文集   1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小宝  张宁 《系统工程》2006,24(3):25-28
从分析拥挤状况的交通行为特性出发,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该模型在跟车子模型加入了随机扰动项,换道子模型的可行性检测中加入了前后间距不足时司机的减速行为。与传统模型相比该模型能更好地反映拥挤流下的交通行为,更适合于拥挤状况的交通微观仿真。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presents a unified bination algorithms (such as FrankWolfe problems. Global convergence results are framework of the nonmonotone convex comAlgorithm) for solving the traffic assignment established under mild conditions. The line search procedure used in our algorithm includes the nonmonotone Armijo rule, the non- monotone Goldstein rule and the nonmonotone Wolfe rule as special cases. So, the new algorithm can be viewed as a generalization of the regular convex combination algorithm.  相似文献   
3.
基于蚁群算法的两地之间的最佳路径选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蚁群算法于公路交通系统,引入“状态参数”表示天气、路质、路况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对公路交通的影响,提出两地之间满足“合理路径”的条件和包含不确定因素影响的“虚拟路径”长度新概念及其计算公式,比较计算出的各路径的“虚拟路径”长度,可从两地的诸多“合理路径”中,优选出最佳路径,实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蚁群算法用于公路系统中的最佳路径的实时查询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和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短时交通流预测是动态交通控制和诱导的前提。提出一种模糊C均值聚类和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用同一组实测数据对比计算了该方法与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分别得到的预测结果。计算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的预测准确性明显地高于其他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城市交通系统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建立一个基于Logit交通分配模型的诱导信息服从率复杂性模型,对出行者诱导信息服从率的变化特性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路径上交通量的变化呈周期性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逼真驾驶模拟器雾霾天气下跟驰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雾霾天气下车辆跟驰行为,基于8自由度高逼真驾驶模拟器,设置晴天和雾霾天两个实验场景,采集不同交通状态下跟驰驾驶行为数据,分析车头时距、车头间距、车头延迟时距、加速度、减速度等跟驰行为关键变量.实验结果表明,雾霾天气显著影响了跟驰行为,最大车头间距在自由流、拥挤流和阻塞流跟驰状态下分别增加了8.7%、19.4%和25.6%;自由流跟驰状态下最小车头间距减小了13.0%;阻塞流跟驰状态下最小车头时距减小了47.9%,但延迟时距及其离散性增加了15.5%和28.2%;雾霾天气下后车的加速行为更为谨慎.不同交通状态下的跟驰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随着跟驰车速增加,最大、最小车头间距及其离散性显著增加;最大、最小车头时距及其离散性则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延迟时距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董文祥  倪怀洲  邓凯  杨震 《科技信息》2011,(17):I0346-I0346
本论文针对济南市黄岗路与济齐路交叉口,通过交通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利用间隙分析模型对无信号Y型交叉口的通行能力进行了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8.
首先对传统的绿灯时间等饱和度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分级绿灯时间等饱和度。在此基础上,针对分级绿灯时间等饱和度目标,构造了奖赏函数,建立了定周期和变周期两种模式下的四种离线Q学习配时优化模型。相对于在线Q学习模型,离线Q学习模型更适合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变周期模式的离线Q学习模型可以获得解的结构、最优解的分布,这是传统配时理论不具备的。算例结果表明,定周期模式下最优解是唯一的。变周期模式下最优解是不唯一的,呈带状,奖赏分级模型比奖赏不分级的最优解更加集中。  相似文献   
9.
宁天桥  罗婕 《科技信息》2010,(3):I0125-I0127
本文首先提出了目前在校园网中所面临的带宽饥渴问题,并且对其起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带宽饥渴的首要措施是对校园网进行流量管理的观点:进一步以实例说明了流量控制设备的功能、部署过程、实际效果,提供了一个应对流量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公交站点乘客等车过程的随机特性,在公共汽车和秉客均随机到站的条件下,确定了描述乘客在公交站点等车过程中关键状态的一系列随机变量,用图示的方法予以说明.从两个角度研究了公交站点乘客的累积等车时间,并根据随机过程理论推导出其均值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有效控制顺次相邻两公共汽车离开公交站点的间隔时间并尽可能减少其波动可以缩短公交站点乘客的累积等车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