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2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194篇
系统科学   269篇
丛书文集   165篇
教育与普及   8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34篇
研究方法   1篇
综合类   350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248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34篇
  2008年   267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74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
b HLH类型转录因子对于植物开花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揭示b HLH转录因子在短日照植物水稻中的功能,利用反向遗传学方法构建了水稻Osb HLH1基因过表达载体,获得过表达转基因植株,分析目的基因在过量表达条件下的功能.结果表明:过表达Osb HLH1能够导致水稻的抽穗期推迟;Osb HLH1在水稻中的表达还具有光周期昼夜节律性,无论是在长日照还是在短日照条件下,Osb HLH1都在夜间具有表达高峰.组织特异性表达结果表明:Osb HLH1在水稻的不同器官中都有表达,但在叶片中表达较高,与光周期相关基因的表达吻合.  相似文献   
3.
在玲珑山麓,锦溪岸边,有一家鹤立鸡群的生化企业,那就是浙江鑫富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1994年11月,在杭州市优秀青年乡镇企业家过鑫富的率领下,经过10个春秋的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其主导产品“D-泛酸钙、D-泛酸醇”每年以翻番的速度发展,年产销值现已突破亿元大关,税利超千万。  相似文献   
4.
数字调制方式的识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数字调制方式的识别对于通信信号分析有着重要的作用 .此文首先介绍了数字调制方式的识别算法(DMRA) ,即判决理论算法的原理 ;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该算法的判决流程 ;最后在软件环境中进行计算机仿真 ,通过实验数据对该算法进行修正 .仿真结果表明 ,该修正算法具有较高的识别率和良好的可行性 .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传统的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方式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方式,并给出了此改进型SVPWM调制方法下的各矢量作用时间的推导.相对传统的调制方式,此方法能够同时满足变频器输出在高频段和低频段的需要,适应了不同应用场合下的要求.实验结果证明本方法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噪声整形的原理出发,对其性能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推导出了低阶噪声整形的量化信噪比增强因子的计算公式,最后还得出了无噪声整形与一、二、三阶噪声整形时的量化信噪比增强因子近似曲线。  相似文献   
7.
QAM中频调制的实现方案及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伟洋  张先永 《科技资讯》2006,(12):234-234
正交幅度调制(QAM)在ISDN、ADSL、LDMS、有线电视网络的Cable Modem以及无线广播数字电视等多种宽带接入方式中得到广泛应用。QAM须经过数字调制、矢量调制、中频调制的过程,其中中频调制是将I、Q数字基带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的关键环节。本文提出模拟和数字两种实现QAM中频调制的方案,然后对它们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8.
用GAL器件实现了脉冲宽度调制(PWM)。阐述了设计原理、设计实例以 及与单片机的接口。  相似文献   
9.
魏俊发  石先莹  何地平  张敏 《科学通报》2002,47(21):1628-1630
以钨酸钠与含氮和/或氧双齿有机配体原位(in situ)形成的络合物作为催化剂,在无卤素、无有机溶剂、无相转移催化剂条件下,实现了30%过氧化氢催化氧化环己醇为环己酮的反应。考察了13种不同的配体对环己醇氧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其中邻菲咯啉、草酸为配体时环己酮收率最好,分别达96%和95%以上。水杨酸,8-羟基喹啉和3,5-二溴水杨酸为配体时,也有很好的催化效果,环己酮收率超过90%,选用廉价的草酸为配体,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表明,氧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环己醇:W:草酸:30%H2O2的摩尔比为100:2:2:120,反应温度85-90℃,反应时间12h,环己酮收率95.19%。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