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14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区医疗服务模式下,观察三级社区预防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为:将9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分成一级预防组46例、二级预防组28例、三级预防组18例,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别在初入组、指导3个月末、指导6个月末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在社区接受系统、规范、持续的三级预防管理指导,能有效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3.
本研究对394例脑卒中患发病与饮酒的关系进行分析,其中有饮酒史147例(37.30%)。结果显示饮酒后急性发病的脑卒中多为出血性卒中,长期饮酒发生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两无差异(P〉0.05),有大量饮酒史较多发生缺血性卒中。  相似文献   
4.
对68例恢复期脑卒中病人采用颈动脉加压滴注瘫康灵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肌力及Barthel生活指数明显提高(P<0.05),且在恢复早期治疗效果优于恢复期后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优质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运用进行分析.方法:选择了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间8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42例,其中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了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了常规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状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24%)高于对照组(83.33%)患者,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康复效果进行比较,发现出院四周后,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75.59±4.27分,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为53.17±4.37分,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对临床脑卒中患者康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时MAP2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细胞培养6 d后应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MAP2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诱导不同时间点MAP2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MAP2表达呈阳性;免疫印迹结果显示:MAP2蛋白表达在不同时间点呈动态变化,即随诱导时间延长呈递增趋势.结论 NGF成功诱导PC12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为缺血性脑卒中的体外细胞研究提供细胞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以及脑卒中的年轻化,脑卒中已经受到了重视。同时,脑卒中与继发性癫痫的关系逐渐引起关注。本文就脑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进行了回顾性总结,通过对其临床资料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探讨了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特点及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与卒中的部位有密切关系以及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8.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11,(12):53-54,56
李燕(左图)是2011年入选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跟踪)计划中的一位,来自上海高血压研究所的背景和其高血压方面的启明星研究课题使我很想联系采访她,因为高血压现已成为对人们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的常见病、多发病。一周前我在位于上海瑞金医院内的32号楼的305室与李燕见面交谈。  相似文献   
9.
曾祥志  熊新军 《科技信息》2009,(20):I0315-I0315
缺血性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也是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长期以来倍受重视,研究者从各个方面对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进行了研究,现将近几年以来的有关针刺不同穴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0月-2012年2月共收治的8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探讨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80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通过临床症状、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价其疗效,并随访3。18月。结果80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狭窄程度明显改善,平均狭窄程度从术前的狭窄率为(78±11)%下降到治疗后的狭窄率为(16±3)%。术后无颅内出血、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例有新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作,但无新的脑梗死,DSA复查发现3例再狭窄其狭窄率均约32%但无症状。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一个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