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指导下,对尖萼金丝桃(Hypericum acmosepaiumN.Robson)全株的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得到3个口山酮类及3个甾醇类成分,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是:Calycinoxanthon D(1);Isojacareubin(2);6-Deoxyjacareubin(3);β-谷甾醇(4);豆甾醇(5);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采用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同步对柄果海桐(Pittosporum podocarpum Gagnep)枝叶粗提物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9个单体,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kielcorin(1),2,3-二甲氧基(口山)酮(2,3-dimethoxyxanthone,2),槲皮素-3,7-二甲氧基(quercitrin-3,7 -dimethoxy,3),木犀草素(luteolin,4),羽扇豆醇(lupeol,5),蜡酸(cerotic acid,6),二十八酸(1-octacosanic acid,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胡萝卜甙(daucosterol,9).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发现其石油醚、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有细胞毒活性,其IC50分别为6.5,3.5,5.0 μg/mL.  相似文献   
3.
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高效液相色谱半制备法等方法,对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 Craib)树皮的氯仿、甲醇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分离纯化得7个单体,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β-stigmsterol(1)、β-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2)、ethyl caffeate(3)、2,6-dimethoxy-1,4-benzoquinone(4)、3-hydroxy-4-methoxybenzoic acid(5)、syringaresinol-4,4′-di-O-β-D-glucoside(6)、3,4,5-trimeth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7),其中4、5为首次从该属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表明氯仿提取物及从其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3、4都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活性,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3.7、4.0、3.0μg/mL.  相似文献   
4.
柳叶槐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从豆科植物柳叶槐的根叶分离得到6种成分,分别鉴定为胆甾醇,1-硬脂酸甘油酯、β-胡萝卜甙、硬脂酸、苦参碱、槐果碱。  相似文献   
5.
采用HL60细胞系对无柄金丝桃(Hypericum augustinii N.Robson)全株的粗提物及其分步萃取物进行了细胞毒试验,结果表明,无柄金丝桃的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有一定细胞毒活性,其IC50值分别为8.0,12.5μg/mL.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对无柄金丝桃全株的有效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1,5,6-三羟基口山酮(1);5-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2);Isojacareubin(3);Hyperibone B(4);Hyperibone E(5);槲皮素(6);木犀草素(7).  相似文献   
6.
7.
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采用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对柄果海桐(Pittosporum podocarpum Gagnep)枝叶粗提物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出7个单体的结构,分别是咖啡酸乙酯(ethyl caffeate,1),东莨菪素(scopoletin,2),熊果醇(uvaol,3),3,4,5-trimethoxyphenol-1-O-β-D-glucopyranoside(4),3,4,5-trimethoxyphenol-1-O-β-D-xyl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5),丁香脂素-4,4’-双-O-β-D-葡萄糖苷(syringaresinol-4,4’-di-O-β-D-glucoside,6),蔗糖(sucrose,7).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表明化合物1、2、3具有细胞毒活性,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4.0、12.5、13.5μg/mL.  相似文献   
8.
在细胞毒试验结果指导下,采用萃取、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同步对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 Craib)枝叶粗提物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纯化得6个单体,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了结构,分别是α-菠甾醇(α-spinasterol,1),β-豆甾醇(β-stigmasterol,2),熊果醇(uvaol,3),α-菠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α-spin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4),β-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甙(β-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5),木犀草素(luteolin,6).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试验表明氯仿及乙酸乙酯提取物,以及从其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1、3、6具有细胞毒活性,对HL60细胞的IC50分别为6.5,5.0,10.0,9.5μg/mL和6.0μg/mL.  相似文献   
9.
对滇产羊脆木(Pittosporum kerrii Craib)枝叶粗提物的有效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萃取、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得到8个单体,通过理化数据测定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2-二十九烷酮(2-nonacosanone,1),1-二十九烷醇(nonacosan-1-ol,2),1-二十六烷醇(ceryl alcohol,3),三十二烷酸(lacceroic acid,4),三十烷酸(melissic acid,5),二十八烷酸(octacosanic acid,6),棕榈酸(palmitic acid,7),(2S,3S,4R,8E) -2-[(2R)-2-羟基二十三酰胺]-8-十八碳烯-1,3,4-三醇{(2S,3S,4R,8E)-2-[(2R)-2-hydroxytricosanoylamino]-8-octadecene-1,3,4-triol,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药理试验表明化合物7、8具有细胞毒活性,对K562细胞的IC50分别为10.0、15.0 μg/mL.  相似文献   
10.
DEPT技术在~(13)C NMR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增强~(13)C核磁共振信号的灵敏度,而且可以区别CH、CH_2及CH_3的信号。笔者在不增加新的脉冲序列的情况下,通过对~(13)C的DEPT去耦谱的编辑,除了能指别CH_3、CH_2及CH的信号外,还实现了对季碳信号的指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