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为更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地域特色园林遗存,以赣鄱流域为研究范围,选取遗存的15处书院园林为研究对象,借助GIS空间分析手段,着重研究其时空分布规律,并探讨了影响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内外因素.研究结果表明:(i)空间分布类型属“均匀型”,表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ii)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不均衡”,即主要集中于赣东北至赣西南的带状地区,主要分布于上饶市、抚州市、吉安市与宜春市,且大多数沿流域内5大水系及其支流分布;(iii)时间分布特征也表现为“不均衡”,即始建朝代越早遗存的数量越少,遗存至今的书院园林大部分始建于明清时期;(iv)主要影响因素有人文、经济、自然、交通、保护力度与市域大小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进一步解析石蒜"花叶不遇"的特殊习性,有必要从器官发育与物质积累的视角,深入探究石蒜的根系、鳞茎和叶的生长发育不同步现象。【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运用TTC法和根系扫描法,对石蒜绿叶期的生物量构成(鳞茎、根系、叶片)与根系活力及新老根系的更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有叶期(即10月至次年5月)的石蒜总生物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根系和叶片的干质量均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根系干质量在12月达到最大);叶片干质量的最大值则延后至1月;鳞茎干质量的变化则表现为"前期变化不大,总体渐增"的趋势,至5月最大。【结论】石蒜根系和叶片的生长节律基本一致,但根系生长物候要略早于叶片。绿叶期少有新根的萌发,期间主要表现为根系的伸长生长。根的衰退期集中于1—4月;5月为新老根的交替高峰期,有大量Ⅰ级根的萌发,而Ⅱ、Ⅲ级根萌发集中于11—12月。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南昌市中心城区的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在中心城区中100个样地开展花境的应用情况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有调查样地中,花境的平均应用频度为45.00%.其中不同绿地类型花境的应用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道路绿地(52.38%)、公园绿地(46.15%)、广场用地(40.00%)、居住区绿地(21.05%); 2)花境类型以混合型(64.10%)为主,其次为多年生草花花境(20.52%),一二年生草花花境(15.38%)最少; 3)花境植物共有60科121属147种,以花灌木(39.46%)最多,多年生草本(23.81%)次之,再次为一二年生草本(14.97%)和观赏草(14.28%),但一二年生草本的应用频度却最高(如孔雀草高达46.67%); 4)花境的色彩以绿、红、黄色系为主,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观赏; 5)花境植物的株高多为30~80 cm,生长势旺盛的植株占比为62.59%,仍有部分种类的耐寒性(29.25%)、耐阴性(11.57%)和耐旱性(16.33%)较差或受病虫危害严重(2.04%).南昌市的花境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植物种类也日渐丰富,但其应用类型、景观多样性、季相变化、植物品种的选择及养护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以无性繁殖获得的4年生石蒜(Lycoris radiata)鳞茎为材料,研究了8种不同的贮藏方式下鳞茎内源激素的变化及贮后生长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5℃条件下贮藏30 d和45 d时,石蒜花期分别推迟12 d和30 d,出叶期推后23 d和46 d,且开花率及鳞茎内源GA含量显著提高;14℃条件下贮藏石蒜均未开花,但出叶期显著提前(29~31 d),且内源IAA、ABA和IPA含量也显著提高,ZR含量显著降低;22℃和28℃贮藏45 d可使石蒜开花分别提前16、10 d,出叶期也显著提前,但开花率不高,内源GA/ZR水平相对偏低。说明5℃的低温贮藏虽可显著提高石蒜的开花率,却会相应延迟开花;14℃贮藏虽可显著延长石蒜的营养生长期,但不利于开花;而22℃以上的高温贮藏可使石蒜显著提前开花,但开花率不高。此外,贮后石蒜鳞茎内高浓度的ZR和低浓度的GA有利于促进其提前开花。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城市湿地公园消落带普遍存在的生态退化问题,有必要探索更为高效的人工消落带植物群落构建。为此,以南昌市5个典型的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了湿地消落带的植物景观多样性。结果表明:1)共有消落带植物23科38属40种,其中以落叶乔木(11种)与多年生草本(18种)为主;2)乡土植物的应用率由高至低依序分别为:象湖湿地公园(35.29%)>艾溪湖湿地公园(31.25%)>瑶湖湿地公园(28%)>渔舟湾湿地公园(23.08%)>马兰圩湿地公园(14.29%);3)消落带观赏植物的平均丰富度为4.08种,且以观花植物为主。其中,象湖湿地公园最高(5.83种),其次为瑶湖湿地公园(5.66种),而马兰圩湿地公园最少(仅1.25种);4)消落带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有待改善(如污染阻隔、动物栖息生境、科普宣教与旅游休闲功能不充分);5)消落带普遍有外来入侵物种的分布,主要以莲子草、白茅、雀稗、长酸刺模和稗草为主。因此,在消落带的后期建设管理中,要加强乡土草本植物的应用、多功能群落结构的优化设计及外来入侵植物的有效防治,提升其生态修复效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