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8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现状,提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指出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和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3.
新形势下中海油合作油田人力资源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凯 《天津科技》2009,36(5):106-107
以中美合作渤海曹妃甸油田工程为例,从6个方面对其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提出:采取雁行形式配置油田队伍,实行梯次培养促进人员更新,注重内部晋升吸引和留住人才,推行绩效考核完善人员管理,从而实现申海油人力资源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科学认识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其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对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1950-2010年间宜昌、汉口和大通站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特性及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1950—2010年宜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2×10~(11)m~3,汉口站为7.07×10~(11)m~3,大通站为8.96×10~(11)m~3,上游来水量与中下游来水量各占一半左右.年际间年径流量存在波动变化,但未出现明显的趋势性增减变化.而三峡水库建成后径流量存在年内削峰补枯现象;1950—2010年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34×10~8t,汉口站为3.59×10~8t,大通站为3.90×10~8t,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流域.而年际间年输沙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下降,尤其2003年三峡水库建成后输沙量出现锐减,宜昌站年平均输沙量降为0.54×10~8t,汉口站为1.17×10~8t,大通站为1.52×10~8t,汛期输沙量减少更明显,而且不同粒径组的悬沙输沙量出现不一致的下降,这与中下游河床和岸滩沉积物再浮悬泥沙及湖泊补给的泥沙组成有关.对悬沙不同粒径组的输沙量与径流量之间建立散点关系图,表明D≥0.1 mm泥沙粒径组的线性关系较好,而全沙粒径组尤其是细颗粒组相关性较差,符合河流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本研究成果对认识近年来人类活动干扰下的长江流域水沙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生态旅游的生态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认识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探讨了其生态学原理,提出了对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中下游河道水沙特征和水沙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50—2010年间宜昌、汉口和大通站的有关资料,对比分析长江流域上中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和输沙量特性及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1950—2010年宜昌站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2×1011 m3,汉口站为7.07×1011 m3,大通站为8.96×1011 m3,上游来水量与中下游来水量各占一半左右.年际间年径流量存在波动变化,但未出现明显的趋势性增减变化.而三峡水库建成后径流量存在年内削峰补枯现象;1950—2010年宜昌站多年平均输沙量为4.34×108 t,汉口站为3.59×108 t,大通站为3.90×108 t,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流域.而年际间年输沙量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下降,尤其2003年三峡水库建成后输沙量出现锐减,宜昌站年平均输沙量降为0.54×108 t,汉口站为1.17×108 t,大通站为1.52×108 t,汛期输沙量减少更明显,而且不同粒径组的悬沙输沙量出现不一致的下降,这与中下游河床和岸滩沉积物再浮悬泥沙及湖泊补给的泥沙组成有关.对悬沙不同粒径组的输沙量与径流量之间建立散点关系图,表明D≥0.1 mm泥沙粒径组的线性关系较好,而全沙粒径组尤其是细颗粒组相关性较差,符合河流动力学的相关理论.本研究成果对认识近年来人类活动干扰下的长江流域水沙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厘清河湖连通关系内涵相关认识的基础上,讨论了河湖连通关系的不同类型、"量质交换"、诸动态"流"、演变规律和生态功能.认为:在河湖连通系统中,河湖之间有着"量质交换",它是河湖之间最基本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关系;河湖之间存在物质流(水、溶解物质、泥沙、生物,污染物等)、能量流(水位、流量、流速等)、信息流(随水流、生物和人类活动而产生的信息流动等)和价值流(航运、发电、饮用和灌溉等);诸种"流"在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以河湖水系连通为纽带,进行河湖之间的"量质交换",实现河湖相互作用;河湖之间的水沙等"量质交换"是河湖连通关系演变的途径和动力之一;河湖连通关系演化最终趋于相对稳定状态,即动态平衡.在河湖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其余各要素就会发生连锁反应,形成反馈,从而影响整个系统功能的发挥,最终会影响流域内防洪、生态、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正确认识河网水系的连通关系,对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建设和地方政府水资源部门的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