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7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建立电动轮汽车差速转向和整车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提出电动轮汽车差速转向系统转向路感、转向灵敏度、转向稳定性的概念及量化公式,集成蒙特卡罗仿真的描述取样、带精英解的非劣前沿分级遗传算法和Taguchi鲁棒性设计方法,以转向路感和转向灵敏度为优化目标、转向灵敏度和转向稳定性为约束条件,对电动轮汽车差速转向系统参数进行集成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质量工程集成优化的电动轮汽车差速转向系统可在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转向稳定性、转向灵敏度基础上,有效提高系统的转向路感和转向灵敏度,为电动轮汽车差速转向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万忠 《科技信息》2011,(3):I0177-I0177
《汽车鉴赏》是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课程以汽车构造、汽车行驶理论、汽车造型理论为基础,介绍了汽车发展史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代表性产品和现代汽车技术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力求从汽车的艺术性、技术性和实用性出发,来综合评价赏析汽车,服务于科学、理性、积极的汽车文化的形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汽车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汽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  相似文献   
3.
线控转向变传动比控制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改善车辆的转向特性,提出了线控转向理想转向传动比控制规律的3种方案:方案1为期望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的变传动比控制规律,方案2为期望侧向加速度增益不变的变传动比控制规律,方案3是由方案1与方案2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得到的控制规律.将这3种传动比控制规律引入整车模型,在Matlab/Simulink中对整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传动比控制对整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各种变传动比控制规律的优缺点.仿真结果表明方案3的整体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统存在系统模型、干扰等不确定性,以及对系统动态特性的要求,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EPS系统混合H2/H∞控制器.在EPS系统及整车二自由度数学模型基础上,以转向路感、系统鲁棒性和转向稳定性为控制目标,构建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和增广被控对象矩阵,并运用H2/H∞方法极小化系统中各种干扰对被控输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之上应用H2方法对系统进行优化,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EPS系统混合H2/H∞控制方法.EPS系统路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遗传算法的EPS系统混合H2/H∞控制器,综合了H2/H∞控制和H2/H∞控制的优点,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能和鲁棒稳定性,可有效抑制路面随机激励、转矩传感器量测、模型参数不确定等所引起的各种干扰和噪声,使驾驶员获得满意的路感.  相似文献   
5.
基于NLPQL算法的电动轮汽车差速助力转向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力与位移耦合控制的电动轮汽车差速助力转向系统模型,给出转向路感、转向灵敏度、转向稳定性以及转向经济性的量化公式;根据多目标多约束优化问题的特点,以转向路感和转向经济性为优化目标,以转向稳定性和转向灵敏度为约束条件,设计非线性二次规划算法(NLPQL),对系统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基于NLPQL算法的电动轮汽车差速助力转向多目标优化,可在保证系统具有较好的转向稳定性和较高的转向灵敏度基础上,有效提高系统的转向路感,并降低系统的转向能耗,为电动轮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高校双语教学和国际化教材建设的先进意义,开展电动汽车技术专业课国际化教材建设的方法研究。在对国内外教材建设和双语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实践、高校车辆专业培养方案和学生知识体系架构,提出该专业课国际化教材建设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1]中小邻域及相亏的概念,讨论了F拓扑空间中的Moore-Smith式收敛问题,建立起颇完整的F网收敛理论。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车鉴赏》公共选修课的特点,在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上进行了改革,使其内容选取科学化、构成系统化、组织模块化、形式多样化、呈现层次化和区分特征化,提出了课程多元化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协第39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前景于2019年11月29-30日在北京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承办,《机械工程学报》编辑部JME学院和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协办。本文为论坛主席及5位执行主席根据研讨情况,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趋势和方向进行的预判。  相似文献   
10.
针对拼焊板零件冲压过程中恒压边力方法的不足,提出了拼焊板零件变压边力混合H2/H∞控制目标,建立了控制模型,设计了控制算法和控制逻辑.采用此模型对拼焊板零件冲压成形进行反馈数值模拟,分析了有无变压边力混合H2/H∞控制对拼焊板零件成形缺陷的影响,将混合H2/H∞控制下的最优压边力曲线输入至压机上微机中作为预定义压边力曲线,并在变压边力冲压机上进行试验验证.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混合H2/H∞理论的变压边力控制方法可成功冲压出车身整体侧围内板,可有效避免在恒压边力下的起皱和破裂2种缺陷,该控制方法可同时考虑冲压行程和压边板位置进行压边力优化,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