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晚中生代岩体的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郯庐断裂带张八岭隆起北段分布着一些晚中生代岩体,其侵位时间在120~128 Ma之间,稍晚于同期华北克拉通内江苏徐州和安徽宿州地区(简称徐宿地区)。文章通过对上述两地区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认为张八岭隆起北段岩体的岩浆来源可能是壳-幔岩浆混合形成的,并可能经历了一定的岩浆分异作用;而徐宿地区岩浆可能与深部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有关。上述结果表明,张八岭隆起北段岩浆来源深度较华北克拉通内部徐宿地区深,断裂带内具有较强的伸展活动及岩石圈减薄程度。分析认为,断裂带的存在和活动在岩石圈减薄过程中具有诱发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合肥盆地安参1井内15个泥岩样粘土矿物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从获得的伊利石结晶度和伊/蒙混层比测试结果,揭示了该深井所钻遇地层的成岩程度和热演化程度.在井深1 000 m以上段地层处于成岩阶段,所经历的温度小于200℃.在井深1 000~4180 m段地层已进入埋藏变质阶段,所经历的温度介于200~300℃;而在井深4 180 m以下段已进入浅变带(即绿片岩相开始阶段),指示温度略大于300℃.文章还对该井伊利石结晶度纵向变化曲线进行了讨论,认为井深370.75 m处样品结晶度高于下伏地层的原因是受燕山运动古城幕的影响所致,该现象反映出盆地形成时处于活动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