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讨了孤岛油田中二南馆六单元的油藏特点,影响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的因素,并进行了解决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以极大的改善和提高蒸汽吞吐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与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相比,3D激光扫描,是一种新兴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以速度快、精度高、完全非接触测量为显著特征,因而逐步得到广泛应用,并且有日渐替代前者的趋势.3D激光扫描是否将会替代传统地质勘察方法,一直是许多学者关心的问题.这次研究,以工程实践为基础,通过对2种方法本身特点的对比,以及二者所获得包括结构面迹长、间距、Jv和RQD等工程地质要素的相关性分析,文章得出了新的认识.概言之,这种新的认识体现在,3D激光扫描较传统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间距值与RQD值较高,结构面迹长值、Jv值较低.最终可知,2种方法各具优势与不足,都有其自身适用的工况,并且,二者互为补充;二者所获得的上述工程要素具有正相关性,或者同向变化趋势.研究结果,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不仅指导了工程应用,而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消除单一光源对传统数字高程模型(DEM)可视化影像的影响,提高基于机载激光雷达(LiDAR)技术的滑坡识别准确性,利用基于天空视域因子(SVF)的数字高程模型可视化方法,以四川省丹巴县城几处典型滑坡为例,详细对比了SVF可视化影像和传统山体阴影图在滑坡特征识别中的显著优势,结合现场调查对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探讨了最大搜索半径与搜索方向对SVF可视化影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SVF的DEM可视化方法有效消除了单一光源对传统山体阴影图的不利影响,还原真实地形地貌特征,降低了基于机载LiDAR的滑坡识别门槛,提高了滑坡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以翔实的现场实测地质资料为基础,对绿片岩的工程地质性质展开了多方面的分析研究;并且运用先进的3D激光扫描工艺,获得了3 500 m2范围内的绿片岩全迹长与单体厚度数据.通过研究得出,绿片岩迹长与厚度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并且二者存在3次多项式关系.最后以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绿片岩的处理措施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董秀军 《科技信息》2013,(25):404-404
深井综采工作面装备自动化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安全生产,保证了矿井的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不同注采井网开发的相邻区块结合部在注聚所表现的动态特征和影响开发效果的因素,并进行了注采调整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合理性地采取一些注采调整方法可以区块结合部取得与中心井相媲美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水电站蓄水期库岸滑坡形变演变趋势及复活机制,基于白鹤滩库区五里坡滑坡2021年1月—2022年8月共73景Sentinel-1影像,采用SBAS-InSAR技术提取蓄水期二维形变,并使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对滑坡及次生灾害痕迹进行调查,此外利用GNSS位移实测数据对InSAR形变结果进行对比与补充,综合3种技术结果与库区水位实测数据、地质资料对五里坡滑坡进行精细化分析.结果表明:(1)五里坡滑坡形变与库区蓄水存在强相关性.在蓄水前无明显形变而在蓄水后一个月便发生可见形变,随着水位上涨,坡度方向InSAR形变速率最高达到-153 mm/a,雷达视线方向InSAR最大累积形变量达到121 mm,并表现为由下部形变逐渐带动上部形变的牵引式滑坡特征.结合水位实测数据与GNSS位移监测数据发现滑坡形变与蓄水期水位变化吻合度较高.(2)现场地质调查表明五里坡滑坡为上硬下软的反倾岩质边坡,且坡面岩体风化强烈,下部岩体容易受到库水作用软化发生压缩变形进而导致坡体沿风化层发生牵引式滑动.研究结果可为库岸滑坡蓄水期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