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北地区商周时期的海盐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XRD和XRF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山东省渤海湾地区滨州市阳信县李屋遗址和寿光市大荒北央遗址出土的商代晚期的陶器——盔形器及附着土壤.样品的Na元素和Cl元素XRF分析结果表明:李屋遗址和大荒北央遗址出土的盔形器的含盐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品,显示这二地的盔形器与早期海盐生产有关.李屋遗址出土的盔形器表面附着土样用去离子水过滤后,滤液结晶体的XRD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该盔形器是商周时期渤海湾地区海盐生产的器物.大荒北央遗址出土的盔形器的内壁沉淀物与长江三峡中坝遗址出土的花边陶釜的内壁沉淀物具有基本相同的物相,这进一步表明其与海盐生产有关.  相似文献   
2.
《吕氏春秋》记载的黄钟律管长度为三寸九分,而汉代后,古人普遍采纳黄钟九寸。为了研究先秦黄钟律管真实长度,对文献进行系统地考证,发现《吕氏春秋》记载的三寸九分黄钟律管应为清黄钟律管,发音当是九寸管的高八度。文献研究亦表明了先秦古人听声定律的事实,即三寸九分律管和九寸律管都为听声定律产物。由此,根据声学公式,结合文献考证,计算了黄钟律管的管径,结论为:先秦律管应是竹管,管径范围约是0.71寸。同时,考证了黄钟律管八寸十分一说和八寸七分一说,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可靠。  相似文献   
3.
秦陵文官俑矿料来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 0 0年 7月 ,秦陵 6号陪葬坑 (K0 0 0 6 ,简称为K6 )被发现 ,共出土了 1 2件文职装束的陶俑 ,这在秦陵发掘史上尚属首次 .文官俑的矿料来源及其与K1、K2、K3坑兵马俑之间的关系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 ,论文将对此课题进行探讨 .1 样品来源文官俑样品 1 9片 ,来自 8个俑体 .陶片外观呈深浅不一的灰色 ,质地较致密 ,有少量气孔 ,具斑状结构 ,斑晶为长石、石英等矿物 ,长石含量较多 ,基质为粘土 .另选取 2 4个兵马俑样品和 2 5个阳陵俑样品进行对比 ,样品清单见表 1 .表 1 样品目录及硬度、吸水率测试结果Tab .1 Samplelis…  相似文献   
4.
古铜镜的X射线物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镜是我国古代制作的一种青铜合金器物。其历史悠久、工艺精致、数量品种繁多,长期以来,一直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铜镜中,尤以具有特殊表面的“黑漆古”、“瓜皮绿”等品种最为珍贵,它们的结构和耐腐蚀机理至今仍是考古研究的难题之一。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我们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研究古铜镜,在比较不同类型铜镜表面结构的基础上,得出了若干有意义的结果。这一工作不仅可为探明“黑漆古”等类铜镜耐腐蚀机理奠定基础,而且将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传统考古方法与实验室考古技术相结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的发现,对经典物理学的理论提出了挑战,导致近代物理学的诞生。本世纪末,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原子团簇和纳米固体材料的问世,业已引起物理学家和其他专家的浓厚兴趣,这势必对凝聚态物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原子团簇指几个、几十个或几百个原子或分子的聚合体。纳米固体是由粒度为1~15纳米的超微颗粒组成的固态物质。两者位于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交界处,属于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新层次。然而纳米固体又不同于原子团簇,它不仅在尺度上要大一些,而且组成它的纳米颗粒可以是晶态、也可以是非晶态。由于微粒尺度属纳米级,因而其界面原子的比例极大,一般占总原子  相似文献   
6.
中国景德镇历代官窑青花瓷的断代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了无损的EDXRF-能量色散X荧光测试方法, 结合最新的考古发 掘, 对包括元、明和清代的官窑青花瓷进行了系统的主次及微量元素的测试工作, 并选择适当的多元统计方法-对应分析方法, 研究了景德镇历代官窑青花瓷由于原料、配方以及工艺变化而产生的不同历史阶段其元素组成模式的变化规律, 初步建立了一个景德镇历代官窑青花瓷元素组成模式变化的时间模型.  相似文献   
7.
江苏金坛三星村遗址先民的食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前,利用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揭示我国长江流域先民食谱的研究工作,尚比较缺乏。本文分析了江苏金坛三星村遗址19个人骨的C和N稳定同位素,探讨了该遗址先民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虽然所有样品中骨胶原已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但其C/N摩尔比值皆落于2.9~3.6之间,表明骨胶原基本未受污染。人骨中δ13C和δ15N的平均值分别为-20.05±0.21‰、9.69±0.33‰,且两者呈弱正相关,反映了先民以稻作农业为主并辅以渔猎的生活方式。δ15N与C3类在先民食谱中的比例呈弱负相关,暗示先民的稻作农业与渔猎活动相对独立。与河姆渡遗址、青浦遗址相比,三星村遗址的稻作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渔猎经济的比例逐渐减小,但先民获取肉食资源的形式仍处于初步开发型。  相似文献   
8.
古陶瓷的XRF熔融玻璃片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古陶瓷测试标本一般较小,而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将熔融玻璃片法应用于古陶瓷样品的分析之中,探讨了合适的实验条件.XRF面扫描分析的数据表明,熔片样品不同部位的Si、Al等主量元素,其分析线强度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0.3%.4个商代原始瓷样品XRF测试结果与ICP-AES分析相应的数据颇为吻合.玻璃熔片均匀度好、试样用量少、保存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用瞬态热丝法对西山遗址出土的泥质陶和搀砂陶进行了导热系数测试 .结果表明 ,搀砂陶的导热系数明显高于泥质陶 ,并且同种陶片内部的导热系数相差较小 .从而说明其时的制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制陶工艺稳定并且古人已经有意识的根据陶器的不同用途 ,采用不同导热性能的原料配方来制作适用的陶器  相似文献   
10.
利用扫描电镜、高分辨电镜能谱和元素分析仪等手段,对王因遗址磨光黑陶和龙山文化蛋壳黑陶进行了分析测试,发现两种黑陶体内都存在大量的碳纤维。该文进一步探讨了黑陶内碳纤维形成的工艺条件,认为黑陶中的碳纤维是由泥炭或类似泥碳原料中的有机纤维在还原气氛下经烧结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