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以小麦双列杂交试验资料进行统算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重、株高、穗长、主穗粒数、单穗粒重、千粒重等六个性状基因作用方式属于加性——显性模型,不存在显著的上位性效应,小穗数以加性遗传为主,单株穗数的遗传只有部分上位性效应。本文并对供试亲本各性状的显隐性基因分布进行了讨论。该群体单株粒重最大潜力为20.576g/株,主穗粒数为63.07粒,单穗粒重为2.00g/穗。首次提了小麦各农艺性状适宜选择世代。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 Eberhart and Russell(1966)的模式和 G·C·C Tai(1975)的模式分析了黄淮冬麦区1985—1986年区域试验中11个小麦品种的基因型 x 环境互作。4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的试验在7个地点进行。结果表明 Eberhart and Russell 的bi 对品种稳定性评价较为笼统。而 Tai(1975)的基因型 x 环境互作效应的分解,对新品种的推广和利用提供了较多的更为精确的重要信息。利用区域试验的数据进行这样分析的结果会有助于参试品种合理的推广和利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