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2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42篇
教育与普及   14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5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6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建立了铁磁条和硬势垒共同调制下的石墨烯纳米结构模型,计算了铁磁条产生的磁场的大小和铁磁条的宽度对石墨烯中谷依赖的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重点研究了该石墨烯纳米结构中电子的电导和谷极化特征. 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纳米结构中可实现显著的谷极化效应,且磁场的大小和铁磁条的宽度均会对其中的电子电导和谷极化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铁磁条的宽度和其产生的磁场的大小来获得实际需要的谷极化强度. 这项研究有助于理解和设计谷电子学设备.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类型岩石矿物的沥青质吸附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协同解吸工艺参数(解吸剂质量浓度、水力脉冲波量级、作用时间、解吸时间和脉冲频率),研究沥青质在不同岩石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动力学机制以及水力脉冲波协同作用下解吸剂对沥青质在不同类型岩石矿物表面的协同解吸行为和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蒙脱石、绿泥石和高岭石控制着沥青质的吸附解吸过程,双常数速率方程和Elovich方程能够较好地反映水力脉冲波协同作用下的沥青质解吸过程;当解吸剂质量浓度较低时,水力脉冲波对解吸效果的促进作用相比高质量浓度时更为明显,协同作用初期解吸效果受到水力脉冲波的促进作用,整体而言其解吸效果仍为化学解吸剂所主导。  相似文献   
3.
以苯酐、顺酐、二丙二醇、丙二醇为主要原料,通过一步合成法得到不饱和聚酯,并以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量产品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经探索发现本实验在醇过量10.9%、酸值为23.78~29.18 mg KOH/g、椎板粘度控制在10.25~15.50 Pa.s、反应时间32±2 h、反应温度204.5±0.5℃的条件下,可获得分子量分布较窄(分子量分布为1.17~1.18)的不饱和聚酯(分子量为4 000~4 500),为获得窄分子量分布的不饱和聚酯产品的合成条件的选择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土壤也许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东西,却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资源。土壤不是死的东西,而是我们身边具有生命力的伙伴。然而,你知道吗?我国的土壤正面临着退化和污染,需要我们的珍惜和保护。有土斯有人,万物土中生土壤通常是由固体、水分和空气三部分组成。固体组分包含矿物质、有机质和其他营养成分,这些成分是植物和土壤动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同时土壤中还生存着大量的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因此土壤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是死的东西,相反土壤是活的,是有生命力和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判断化学需氧量(COD)滴定终点的新方法——光度滴定法,分析比较了光度滴定法和现有国标法的区别。试验结果表明:滴定终点红褐色溶液最佳吸收可见光波长是510 nm;滴定反应速度不影响光度滴定终点的确定;光度滴定曲线能够较好地确定滴定终点;实际水样测定中,国标法和光度滴定法的滴定终点判断误差分别为1.12%和0.84%;光度滴定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20%,与国标法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光度滴定法以光学的角度判断COD的滴定终点,避免了国标法的视觉判断误差,为未来检测仪器的全自动化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主要讨论了Brinbaum-Sauders分布的尾部特征,得到了最大值分布的渐进展开.  相似文献   
7.
在Schur引理3种证明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矩阵酉三角化的3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在路面温度场与实际交通荷载分布下的车辙发展规律,分析温度与荷载实际耦合作用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建立不同月份下的车辙预估公式,并通过室内试验分析温度对不同类型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影响程度。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路面结构不同时间与深度处的温度场,同时考虑交通荷载随时间分布的特性,计算得到1d内不同时段轴载累积作用次数及时间分布比例,以确定各温度场下典型月份的车辙临界温度及年车辙临界温度。根据车辙与平均气温的关系式计算得到各月份平均温度与20℃平均温度下的车辙比,进行公式修正及换算后,得到不同月份下考虑路面温度与荷载实际耦合作用的车辙预估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马歇尔方法得到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在60℃时突降,降低率高达50%,旋转试验机方法(GTM)得到的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最大降低率出现在70℃时,约为50%,高温对车辙的影响较大;12月、4月、8月份的车辙临界温度分别为16℃、22℃、33℃,路面的年车辙临界温度为30℃,且当路面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产生的车辙对总车辙的贡献率分别为10%、3.3%、1.5%;车辙RD与平均气温T的相关关系式为RD=0.122T2-3.344T+24.888,以及平均温度为20℃时的车辙RD20与荷载作用次数N的拟合公式为RD20=0.485 6 N0.188 9。  相似文献   
9.
超构表面作为二维形式的超构材料,在分界面处可以对透射、反射电磁波产生特定的相位分布,因此能够灵活调控电磁波前。超构表面的低剖面二维平面结构,在电磁调控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系列的超构表面应用应运而生。主要介绍了超构表面的设计发展以及其应用,主要包括天线应用、RCS减缩、特殊波束、有源超构表面等4个方面。首先,在天线应用方面,超构表面可用于实现高增益透镜和极化转换功能;其次,从吸波型和散射调控型2种不同工作机理的角度介绍了应用于RCS减缩的超构表面;然后,针对特殊波束,主要介绍了超构表面在涡旋波束和全息成像中的应用;最后,从加载不同有源原件的角度分析有源超构表面的发展,并未来超构表面发展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入侵物种对环境的耐受性是其能否成功入侵的重要条件,该研究旨在探讨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和其他3种蚂蚁对无水乙醇的耐受性的差异.通过测定4种蚂蚁的致昏迷耗时、亚复苏耗时和全复苏耗时,比较了红火蚁与知本火蚁Solenopsis tipuna、罗思尼斜结蚁Plagiolepis rothneyi和孔氏弓背蚁Camponotus confucii对无水乙醇的耐受性.结果表明:①4种蚂蚁的致昏迷耗时有显著差异,红火蚁的致昏迷耗时为(99.37±2.56) s,显著长于其他3种蚂蚁;②4种蚂蚁的亚复苏和全复苏比例有显著差异.红火蚁和罗思尼斜结蚁亚复苏比例分别为81.71%±3.13%和82.89%±0.60%,显著高于知本火蚁和孔氏弓背蚁;红火蚁全复苏比例为80.71%±3.34%,显著高于其他3种蚂蚁,孔氏弓背蚁无法复苏;③3种蚂蚁的亚复苏耗时和全复苏耗时有显著差异,红火蚁和罗思尼斜结蚁亚复苏耗时分别为(155.99±3.89) s和(155.80±3.14) s,显著高于知本火蚁;④红火蚁不同体型工蚁的耐受性有显著差异,大型工蚁的致昏迷耗时为(109.22±3.29) s,显著高于小型工蚁;大型工蚁的亚复苏耗时为(171.23±5.61) s,也显著高于小型工蚁,大、小型工蚁的全复苏耗时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红火蚁在无水乙醇胁迫下的耐受性显著高于其它蚂蚁.研究有助于加深对红火蚁入侵能力的理解,为红火蚁的入侵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