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已报导了汾酒大曲根霉菌株选育与产酶条件的初步探讨。经UV初步诱变、获得一株产糖化酶活力为2500U/g麸曲的变异株。为了更好地了解该株根霉所产糖化酶的性质、我们研究了该酶的一些酶学性质及各种因素对糖化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虫草真菌克列特尼棒束孢霉菌丝体主要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鲜冬虫夏草上分离得到一株虫草真菌,经鉴定定名为克列特尼棒束孢霉(Isaria cretacea Morris)。并对冬虫夏草和此菌干菌丝体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冬虫夏草与克列特尼棒束孢霉的粗蛋白含量相应为23.39mg/100mg和23.69mg/100mg;氨基酸含量为6.741mg/100mg和5.762mg/100mg;虫草菌素含量为66.99μg/g和249.71μg/g。此外,对二者的甘露醇和麦角甾醇结晶的熔点、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也进行了分析,表明二者均具有相同的性质。  相似文献   
3.
曾用海藻酸钠、琼脂,聚丙烯酰胺、中空纤维等载体对固定化乳酸菌进行发酵产酸的研究,但都存在着载体强度低,操作稳定性差或载体价格高等不足。我们用市售卡拉胶和廉价易得的木质刨花制备了两种固定化乳酸菌,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卡拉胶,刨花及固定化乳酸菌的状态,半连续发酵产酸表明两种固定化乳酸菌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和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4.
单细胞蛋白固态发酵系统的总氮平衡与功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SF法生产SCP系统中的生物量,总糖、总氮等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揭示了反应过程中总氮平衡的基本性质。讨论了同化作用,转化作用、分解作用等3种氮代谢反应方式以及物料收率降低引起蛋白含量升高的浓缩效应。同时分析了蛋白净增量和蛋白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蛋白净增量是评价系统功效的合理指标。  相似文献   
5.
用紫外线,氯化锂及亚基硝胍等诱变剂对汾酒大曲根霉进行复合处理,获得变异株BR_(12),其产葡萄糖淀粉酶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60%~90%,α-淀粉酶活性提高100%~120%。遗传稳定性好,经连续传代11次,各代产酶能力基本相同。而生长速度,酶活达到高峰的时间,孢子形成等诸方面则有别与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6.
青霉菌产植酸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油脂废料中分离到一株产植酸酶的青霉菌株。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对青霉菌液体发酵产植酸酶的影响。结果最佳碳源为蔗糖,玉米淀粉。最佳氮源为硝酸铵、蛋白胨。通过正交试验获得适于产植酸酶的液体培养基的配方为:玉米淀粉2%,蔗糖1.5%,蛋白胨1%,硝酸铵0.2%以及少许无机盐。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影响植酸酶产生的因素也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8.
糖化酶[葡萄糖淀粉酶(Glucoamylase)或淀粉葡萄糖苷酶(Amyloglucosidase)EC 3.2.1.3]可水解多糖类(淀粉、糖元和其他低聚糖类)中的α—1.4—葡萄糖苷键,同时亦可作用于α—1.6—葡萄糖苷键。有关曲霉(Aspergillus sp.)、红曲霉(Monascus sp.)和根霉(Rhizopus sp.)产生的糖化酶用于葡萄糖生产和酒精发酵已有详尽的评述。有关根霉糖化酶的研究报导也陆续出现,但目前国内则偏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酿造工业使用的产葡萄糖淀粉酶的几种野生和诱变根霉及黑曲霉菌种的保藏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7年保存的麦麸曲室温和低温(4℃)、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斜面石腊油封存低温保藏方法保藏菌种全部存活,室温保藏菌种糖化酶活力显著降低,而低温保藏菌种糖化酶活力虽也降低,但仍不失为工业上菌种保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一株巨大芽孢杆菌产胞外青霉素酰化酶的发酵条件下进行了初步研究。不同的氮源及装液量和发酵时间产酶均有影响。该菌株在27-28℃180r/min,初始PH8.0,苯乙酸浓度0.6%的最佳发酵条件下发酵60h左右,青霉素酰化酶活力可达500-700U/100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