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8篇
综合类   5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过十多年的积淀,我国古村镇旅游研究已呈现出较为清晰的逻辑演进轨迹:从最早将古村镇视作旅游资源研究其开发价值和方向,逐步转向关注旅游开发的内容、模式、影响及其效果评估,最终回归到对利益主体--人的研究上来.并沿着人本主义的路线,将对人的考察从外在的经济利益关系深入到内在的态度、心理和情感.  相似文献   
2.
宋瑞停 《科技信息》2011,(26):362-362,364
本文阐述了再就业工程的现状,分析了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对再就业工程的要求,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列车编组计划与技术站布局问题是铁路运输组织工作中重要而复杂的问题.针对两者的相关性,通过技术站改编能力约束,将列车编组计划问题与技术站布局问题组合并进行综合协调优化.以技术站车辆集结消耗和改编消耗整体最小为目标,构建综合优化0-1规划模型,利用禁忌搜索的两阶段算法求解,并给出算例说明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算例结果表明,优化方案有利于路网上有调作业向作业能力大的技术站集中,为开行直达列车、提高直达列车开行比重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铁路编组站阶段计划编制的模型及其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压缩车辆在编组站停留时间为目标,建立阶段计划车流推算模型,考虑列车解体顺序与列车出发计划的综合协调问题,并通过求解带分枝定界策略的网络流及有准备时间的带权最小误工工件数问题,解决了编组站因车流不足需停运出发列车运行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了验证新药藻酸丙二醇酯对春尺蠖的防效,我们进行了这次防治实验,经过对比,认为藻酸丙二醇酯可以在防治春尺蠖中使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国内外铁路运输态势推演系统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运输态势推演系统(Railway Transportation Situation Deducing System,RTSDS)架构,探讨了 铁路运输生产关键数据实时采集和融合、铁路日常运输综合态势感知指标构建及评价、基于大数据的运输日常生产态势演化及预警等关键技术,初步开发了基于实时大数据的铁路货运日常运输生产总体态势推演原型系统,为进一步研发实际生产系统,更精准掌控运输生产演化规律和预见可能出现问题,提升调度生产管理水平和运输效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英国休闲发展的公共管理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的发达程度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政府需要借鉴英国等发达国家在休闲政策制定、休闲行政管理机构设置以及公共休闲设施和服务供给等方面的做法,并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关政策,完善现有体制,丰富休闲供给,以期更好地满足公民的休闲需求。  相似文献   
8.
<正> 美国BAS公司(生物分析公司)制造的BAS——100A电化学分析仪是电化学、电分析领域中较为先进的分析测试仪器。BAS—100A电化学分析仪配以PARC公司(普林斯顿应用研究公司)制造的303A STATIC MERCURY DROP ELECTRODE(静态滴汞电极)以及BAS C—l CELL STAND(电解池座)构成一个完整的电化学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   
9.
研究快速公交车辆发车间隔与路口信号优先的协调优化问题. 针对快速公交全线路口信号选用定周期的优先感应控制方案,提出协调优化问题的衡量指标. 选用遗传算法提出发车间隔与信号控制参数综合优化的求解算法. 以北京的BRT1线为例,应用VISSIM仿真软件与VC++程序进行了算法实现. 实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车速、发车间隔、信号控制方案的组合下,经过优化可以有效提高车辆的速度和准点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交优先.  相似文献   
10.
对三维渗流方程 作变换化为 ,通过构造一个特殊的检验函数,用反证法证明了三维渗流数学模型 弱解的唯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