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升基础教育发展质量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中心,进一步更新发展理念、夯实发展条件、提高发展效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发展质量既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当前,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发展质量,必须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学校主体的能动作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2.
金鼠辞岁,福牛拱门。送别了难以忘怀的2008年,我们迎来了2009年的曙光。呈现在各位作者、读者朋友面前的,不仅有春天的希望,还有启用了新刊号、新条码的《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编辑部全体同仁的真诚祝福!  相似文献   
3.
四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制约因素与提升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四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全面提升。但制约四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因素还是存在,主要表现在经费、教师、学生和课程四个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四川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水平,前提是要建立科学的质量标准,关键是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重点是要抓好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教师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4.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学合格师资的摇篮,肩负的培育“四有”新人的任务更是意义深远。高校的班主任,是学校和系领导德育工作的得力助手,学生班集体最有权威的组织者和教育者,高校领导联系全体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学校我,学生家庭和社会教育因素的协调者,其榜 样和示范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5.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廉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价值取向.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净化高校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当前,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主要应立足于建设廉政精神文化、廉政制度文化和廉政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6.
在“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下,构建县域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中,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主体的职责、学校主体的使命和社会主体的作为;二是要围绕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开展监控;三是要构建质量监控的队伍支持机制、投入保障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四是要运用单项监控与综合监控相结合、个体监控与群体监控相结合、静态监控与动态监控相结合的方法;五是要遵循质量监控的规范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既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实践中,主要应构建反腐倡廉的宣传教育机制、组织领导机制、督查惩处机制和理论研讨机制.同时,构建反腐倡廉长效机制还要增强主动性,体现科学性,遵循系统性,把握规律性,提升实效性,突出创新性.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关键是人才。高校人才荟萃,智力密集,不仅是西部大开发重要的人才基地,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领域。我省高校中党外知识分子所占比例已达60%左右,是民主党派成员和统一战线各领域党外代表人物的重要源头。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具有“高”、“强”、“大”、“坚”的特点,因此,笔者建设要发迹四种观念,着重从在个方面发挥其作用,以形成江泽民同志所期望的“各方面人才百舸争流,各显其能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要想进一步完善和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就要统一思想,增强社会服务的自觉意识、主动意识和优质意识;要以发展的理念、改革的举措、创新的思维,提升社会服务的能力;要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文化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着眼长远,构建社会服务的宣传教育机制、激励引导机制、组织保障机制和理论研究机制.同时,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还要体现区域性、突出互利性、坚持有限性.  相似文献   
10.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的载体.学科建设在不同的高校基于不同的基础、办学目标以及所处的环境等,事实上存在着很不相同的情形.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受专科办学思想的影响,学科建设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没有凝炼出具有特色的学科研究方向和领域,没有凝聚成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更谈不上形成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科学研究基地,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应把握学科建设的内涵,明确学科建设的价值,找准学科建设的途径,并在学科建设中坚持整体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适应性原则、共生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