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钙华分为大气成因钙华和热成因钙华两类,不仅具有景观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的科研价值。青藏高原广泛发育热成因钙华,主要形成于泉水和湖泊环境中。青藏高原钙华的形成主要与高原内部的热水活动有关,而热水活动则受控于印度大陆碰撞俯冲所引起的伸展作用和区域大断裂的走滑拉分作用。钙华不仅记录高原的古气候学信息,同时也是区内大多数盐湖矿床成矿过程记录者,但是已有的研究尚不足以充分解读这些信息。形成热成因钙华的CO2一般来自地热过程或地壳深部,其成因机制因时因地而异,远比大气成因钙华更加复杂,并不是所有热成因钙华都记录有古气候信息,因此,只有在充分明确热成因钙华成因机制的基础上,方可重建其古气候和盐湖矿床学信息。  相似文献   
2.
 中国硼矿资源形势不容乐观,急需寻找可替代外生硼矿床.哈克盆地位于柴达木盆地北部边缘,隶属于"溯源找矿"区域,该区硼矿和硼矿化形成为NW-NWW 向山前逆冲断裂及NE 向断层所控制.对盆地内岩石、沉积物、水系B 含量分析结果表明,B 含量具明显正异常,水化学组分富B、Li 而贫Br、I,ΣCe ΣY 比值接近地壳,成矿来源主要为富硼地下水及富硼基岩.针对盆地内典型外生硼矿床--居红土硼矿研究发现如下规律:硼矿体主要分布于晚更新世细粒沉积物之上,反映了稳定条件沉积特征;矿区碎屑沉积物纵向呈明显正粒序变化,硼矿主体自下而上随碎屑粒度由粗变细,B2O3含量由低到高,而自洼地中心向边缘,矿层呈中间厚向两侧变薄并逐渐尖灭的特点;通过光释光测年数据表明,矿床形成于晚更新世≥28 ka;据硅华大部分变为低温石英和C 蛋白石以及稀碱金属元素Li > Rb > Cs,表明硅华业经长期"脱水老化".综合矿区碳酸盐沉积物碳氧同位素和硅钙华底板XRD 等研究,将居红土硼矿形成过程划分为3 个阶段:I 早期硅钙华沉积阶段,II 下部硼矿初始沉积阶段,III 主体硼矿沉积阶段.  相似文献   
3.
 湖泊对气候波动有敏感记录。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技术为基础,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2000年前后和2010年前后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中,提取青藏高原所有湖泊边界信息,建立青藏高原湖泊空间数据库,并收集了青藏高原47个气象台站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雨量资料(1961-2010),研究青藏高原湖泊湖面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73-2010年,青藏高原湖泊个数和总面积呈显著增加的趋势;青藏高原湖泊湖面变迁主要受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和蒸发量减少的影响;此外,影响青藏高原湖泊湖面动态变化的因素还有冰川分布、人类活动、湖盆形状、补给和排泄区等。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盆地因其巨厚的新生代盐湖沉积成为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古湖泊演化、气候环境演变以及盐类资源钾盐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而磁性地层年代学是这种长尺度湖相沉积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定年方法。总结了早期柴达木盆地各个沉积中心的磁性地层结果,详细描述了近年来已发表的最新3个千米钻孔的磁性地层年代成果,包括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沉积中心的梁ZK02孔和梁ZK05孔、察汗斯图拉沉积中心的SG-1孔。根据新的磁性地层年代结果,重新厘定了柴达木盆地西部沉积中心的第四纪底界深度,并为探讨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气候变化、青藏高原阶段性隆升和新型的砂砾层卤水资源提供了精确的年代制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