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产品协同开发流程再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产品协同开发效率不高,返工造成损失较大,产品设计与工艺、制造成本较高等问题,关注产品协同开发流程活动执行主体,在研究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并建立基于管理制度和信息平台的主动式信息交互方式,以激励协同开发成员共享信息.通过对主动式信息交互的实现方式的研究,建立了产品协同开发流程协调机制模型;结合并行工程的思想,提出了基于该机制的产品协同开发流程再造方法,将其应用于实际中,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造船企业管子生产线各工序间资源负荷比例的不稳定性所导致的在制品量多、加工周期长的问题,基于船舶管子制造的特征现状,以加工周期最短为目标,描述了一种多生产线柔性资源分配问题.建立柔性资源分配变量矩阵并提出工序当量生产能力的计算公式,采用离散事件仿真平台Arena12.0提出该问题的求解方法及步骤.最后以国内某造船厂碳钢管子和不锈钢管子生产线为工程背景,应用Arena12.0进行了仿真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3.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选择双层规划模型及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汽车零部件企业供应商选择周期长、供应商数目较多、评价指标繁多、流程复杂、评判要求异常严格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供应商选择双层规划模型,该模型从采购商和供应商的不同角度,对选择目标进行分解,通过上下层目标函数综合评价多种选择因子,得到最优供应商选择方案,以使采购总费用最小,产品质量最好.在模型中平衡和优化供应商与采购商双方利益,考虑了供应商的技术、质量、价格、供货能力和服务等多个约束条件;设计了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算法,并用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供应商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的按职能分工部门之间的壁垒造成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信息传输迟滞,以及流程活动冗余造成的流程运行时间长的问题,从时间的维度进行产品开发活动的协同管理,建立流程活动间信息交互模型,以实现流程活动间信息传递的量化和无量纲化。根据流程活动间信息依赖关系,建立基于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DSM)的产品协同开发流程结构矩阵,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流程进行优化,并建立了流程优化算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计算机数学实验技术,并利用计算机数学软件Maple,建立了舞台机械升降控制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求解结果和实际测得的数据相符,满足控制精度,该建模法是首次在舞台机械升降控制系统中采用,可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建模与仿真。  相似文献   
6.
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与信息系统交互效率关键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人-信息系统交互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交互效率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概念模型.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任务(T)、人(H)、信息系统(IS)、环境和管理层面的影响因子共16个;用回归分析识别出任务、人、信息系统匹配的关键影响因子共11个、人与信息系统交互效率的关键影响因子共8个.回归结果表明:行为导向心理、认知操作能力、疲劳、系统界面适宜性、信息系统性能、系统速度、任务确定性、物理环境、工作资源环境、信息共享、沟通与协调等因子通过任务与人匹配间接影响人与信息系统交互效率;行为导向心理、任务难易度、激励等因子和任务、人与信息系统匹配的5个维度直接影响人与信息系统交互效率.  相似文献   
7.
针对企业信息化环境下,产品开发过程中因成员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行为不确定性所导致产品开发协同性差、产品开发流程协同效率低和产品开发周期长等问题,通过有限理性条件下产品开发成员博弈格局和动态行为的进化博弈分析,得出成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不一定能够选择到最优策略的分析结论.基于此提出在产品开发成员协同的空间构建主动式信息交互流程管理机制,以使产品协同开发成员间能够良好地沟通并相互信任,从而保证博弈成员进化到协同的长期稳定策略.最后,将主动式信息交互流程管理机制运用于GH公司产品协同开发流程再造的实际案例中验证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