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断层级别划分的基础上分析断层的走向变化、组合规律及活动特征,建立地质模型,并确定SE152°~NW 332°为区域应力的加载方向,结合岩石力学试验确定岩石力学参数及加载应力值,采用有限单元法对工区阜宁沉积期构造应力场进行数值模拟,详细分析构造应力对断层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南断阶东部阜宁沉积期最小主应力均表现为张应力,沿真①断层在许庄地区和竹墩地区的向北凸出位置出现两个最小主应力高值区,断层发育密集;剪应力呈条带状右旋、左旋区域相间展布,右旋最大剪应力和最小主应力控制产生北北东向正断层,左旋最大剪应力和最小主应力控制产生近东西向正断层。  相似文献   
2.
应用落差分析研究高邮凹陷南断阶主控断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强烈的构造运动使高邮凹陷南部断阶带主控断层上升盘遭受剥蚀而缺失大套地层,难以用常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而断层落差分析法恰恰能弥补这一不足,从而可以明确断层形成时期及发育历史.对真①、真②’、真②等断层的落差分析表明,真①断层形成于泰州期,阜宁期活动最为强烈;真②’断层形成于戴南初期,并在三垛期强烈活动;真②断层在许庄地区形成于三垛早期,三垛末期强烈活动,而在竹墩地区则形成于戴南末期,三垛期活动强烈.随着三垛运动的结束,南断阶构造活动趋于平静,各主控断层在盐城期相继停止活动.  相似文献   
3.
水下收缩裂隙开裂规律地质建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青岛市唐岛湾沿岸7个实验工区的考察测试,对现代泥质沉积物水下收缩裂隙的开裂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并且建立了相应的地质演化模型。研究认为:水下收缩裂隙开裂方式主要有3种:分别为单边开裂式、双边汇合开裂式和底界中心开裂式;裂隙发育过程中的分叉角度最多为90°,其次为120°;沙泥质地层中的"异常高压作用"(形成机理与大地构造中的异常高压相似)对裂隙开裂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泥岩非构造裂缝与现代水下收缩裂缝相似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泥岩非构造裂缝与现代水下收缩裂缝在形态结构、形成机理方面都十分相近.通过对现代泥质沉积物水下收缩裂缝的深入研究,初步探讨了成岩收缩作用、异常高压作用、层间滑动作用以及裂缝充填物沉积模式等对泥岩非构造裂缝的发育特征、发育机理以及油气初次运移等方面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对比分析可知:(1)地层倾角较大的泥岩层段,主要发育矩形收缩裂缝;倾角较缓的层段,则以网状收缩裂缝为主.(2)在异常高压带内,油气初次运移分先后2个阶段,首先是爆发式混相涌流,其次为隙壁渗流.(3)高压带内的砂质地层不但有利于高压形成,可以为油气初次运移提供储集空间,而且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4)在泥、砂厚度比为3~4时,砂层的润滑作用更有利于上下泥岩层收缩裂缝的发育.早期裂缝内充填物沉积模式对后期裂缝的发育规律、渗透性以及油气初次运移等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沙埝地区阜宁期构造物理模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沙埝地区阜宁组断裂平面组合及发育顺序,针对斜坡带设计一组物理模拟实验,并从湿度差异的沙、黏土、沙泥混合物中优选出干黏土作为实验材料,详细记录了实验过程,并作出相应的地质解释.实验结果表明:沙埝地区T33反射层上断层以6条近平行的大断层为主干,其中边界处的2条断层形成时间略早于中间4条,在贴近主干断层的位置派生一些与主干断层平行或斜交的低序级断层.工区内大部分断层是在大约NNW334°方向的伸展力下形成的,局部断层受派生剪应力的影响.另外,还讨论了实验材料的湿度和粒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依据可索引列构造原子配置及其候选空间,针对候选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粗集约简的分层估算方法.首先通过对关系型联机分析的查询执行语法分析,生成索引集的原子配置,使得其中的索引列均被高代价算子访问.然后利用约简迭代构造彼此不可替代的索引集,以有效缩减待考察空间.最后基于索引的数量约束,使用枚举代价估算消除了当前层中代价最大的索引.利用约简的特性,该方法在保证索引有效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代价估算的复杂度.实验验证在付出中等规模的估算代价后,约简分层的枚举方法显著提高了枚举估算的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