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1.
光源调制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结构,分析了系统输出信号的特点,指出工频干扰及线性双折射效应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要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光源调制的抑制工频干扰方法.该方法利用2000 Hz的方波光源作为互感器的光驱动,系统的输出信息由原来的一路变成了两路,通过两路信息的融合有效地抑制了电路工频干扰.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增加系统复杂性和硬件投入的条件下,该方法不仅抑制了电路中的低频干扰,还有效地抑制了工频干扰,提高了系统的信噪比,为提高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断路器分闸速度特性不可调节的现状 ,通过对断路器分闸运动方程中力参数的分析 ,从理论上得出通过调节回油路压力损失系数改变断路器液压机构的出力特性 ,从而改变断路器的分闸速度特性 .根据液压原理提出在回油路加装快速开关阀控制模块 ,通过控制快速开关阀的状态实现断路器多种分闸速度特性的方案 .从理论上建立了采用这种方案断路器的运动方程 ,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这种方案可有效实现多种速度特性 ,在正常开断时可以降低液压机构的冲击和操作功 ,提高断路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在 SF_6旋弧灭弧室中,电弧熄灭后还存在着衰减的残余磁场,它与恢复电压产生的电场共同作用在游离的间隙上.本文分析了残余磁场及其影响,并采用合成回路技术测量了旋弧模型灭弧室的弧后介质恢复强度,得出了磁场与电场一起作用下恢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电弧电流零点后电流波形的试验结果,把电弧电流零区现象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提出了交流电弧两种电流过零现象及电弧重燃与熄灭过程的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5.
为补偿聚磁式光学电流互感器(OCT)的磁滞与磁饱和特性对测量线性度和精度的影响,提出具有记忆效应的非线性滤波器补偿模型.该模型将传统FIR滤波器系数用多项式表达的函数代替,使其同时具有非线性拟合和记忆输出能力.利用实测数据训练使非线性滤波器补偿模型输出与磁滞、磁饱和特性输出成反函数关系,将训练好的模型添加到聚磁式OCT中,实现对聚磁铁芯的非线性和记忆效应补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记忆效应补偿的聚磁式OCT在铁芯低饱和状态下仍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采样样本的线性测量区间延伸了4.76倍,均方根误差提高约15 dB,有效地补偿了聚磁式OCT应用中聚磁铁芯的磁滞和磁饱和效应.  相似文献   
6.
从对BRw□型喷逐式熔断器熔断体所受拉力和分断运动的理论分析可得出拉力、开断弹簧固有振动基频和断口距离的计算公式,并通过试验验证.这些公式在研究熔断器性能和设计计算方面是必要的.熔断器应有足够高的分断速度才能在分断容性电流时避免重击穿.  相似文献   
7.
高压断路器智能操作的模糊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使用传统方法实现高压断路器智能操作控制的复杂性,以模糊理论为基础,研究了系统电气参数与系统状态的模糊关系,形成了对断路器刚分速度的控制规则和模糊控制方法,给出了模糊控制器的硬件结构,模糊控制表明,该模糊控制器具有优良的控制性能,其精度和速度完全能满足断路器智能操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