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陀螺仪作为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惯性器件,其漂移性能直接影响导航的精确性,分析陀螺漂移的变化趋势并预测由漂移所引发的陀螺故障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基于灰色理论和平稳时间序列分析的混合建模方法,并将其用于预测陀螺漂移。实验结果表明该混合建模预测方法能够精确地预测陀螺的漂移,从而为陀螺的性能分析和故障预报提供依据。同时与单一预测方法相比,该混合方法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发现新的碳一多相催化剂的时间、降低消耗,加速二甲醚合成工业化进程,提出一种新的软计算混合策略并应用于碳一多相催化剂建模与预测研究。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作为一种新的机器学习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高维、非线性和局部极小点等实际问题,在混合策略中被用于多相催化剂组分模型的开发。SVR模型的超参数选择采用启发式全局优化搜索算法——自适应混沌粒子群算法来提高SVR模型的预测精度和泛化能力。新策略的主要优势是在反应机理未知或难以获取的情况下,建模完全由历史进程的少量样本空间完成,避免了传统催化剂研发过程中"试错实验"的盲目性和偶然性。通过对两种不同建模方法、三种不同SVR超参数优化策略在Cu-Zn-Al-Zr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组分模型中的对比研究得出,新策略在多相催化剂建模与预测上是一个有前途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适用于各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新代数法。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车辆在低附着路面上的加速性能,设计了基于节气门干预与制动干预联合控制的汽车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建立了防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基于模糊PID控制算法的控制器模型,并进行了低附着路面和对开路面工况的仿真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模糊PID控制算法,通过控制节气门和对滑转驱动轮进行制动控制,能够有效控制汽车在低附着路面上加速时驱动轮过度滑转,大大提高了汽车在单一低附着路面和对开路面上的加速性能,验证了ASR控制策略的合理性,为开发实际控制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机械臂动态控制基础上,将RBF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新的智能控制方法——RBF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法。该方法使用两个子网络分别对关节1和关节2实施控制,最后通过协调级网络来消除和减小两个关节之间的耦合作用。以仿真实验结果说明该网络结构简单明确,计算更加有效,并通过适时地修正网络参数,在线调整了模糊隶属函数的中心值和宽度,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快速、稳定地跟踪到期望轨迹。  相似文献   
6.
以中性红(NR)为探针,根据表面活性剂的增溶作用,采用线性扫描吸附伏安法测定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并初步探讨了中性红在悬汞电极(HMDE)上的反应机理,测得电子转移数n为2,电荷传递系数α为0.611.  相似文献   
7.
在确保语音信号基音检测算法准确度和稳健性的前提下,降低其复杂度,增强实时性.首先给出了基音周期提取过程的实现框图,而后结合流程图详细阐述了提出的新算法,最后通过对仿真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新算法在噪声环境下,仍能精确地提取基音周期.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高级精简指令集机器)处理器的汽车用甲醇/汽油双燃料控制器设计方案.此控制器安装于汽车电控单元(ECU)与发动机之间,与ECU实现互动,通过安装在汽车发动机不同部位上的各种传感器采集发动机的各种工作参数,采用燃油喷射控制修正技术,依据甲醇与汽油的热值差异及替代关系修正喷油脉宽,实现双燃料控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使用得利尿剂治疗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及机理。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波吸收技术对Si衬底上微晶及纳米β-SiC薄膜的过剩载流子瞬态行为进行了分析.所用样品采用PECVD技术制备,微波吸收测量采用脉宽35 ps,波长355 nm脉冲激光.所测得的载流子浓度衰减分为快、慢2个过程,微波吸收瞬态特性满足双指数衰减规律.该结果表明,样品光生载流子衰减过程主要决定于2种陷阱作用,其中快过程与SiC薄膜中浅能级陷阱的载流子弛豫效应相关,而慢过程则是深能级陷阱的载流子弛豫行为占优势的结果.纳米碳化硅晶粒界面较高的缺陷态密度导致载流子俘获几率增加,非辐射复合几率减小,纳米β-SiC薄膜表现较长的载流子衰减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